选项 | 试剂 | 试纸或试液 | 现象 | 结论 |
A | 浓氨水、生石灰 | 红色石蕊试纸 | 变蓝 | NH3为碱性气体 |
B | 浓盐酸、浓硫酸 | pH试纸 | 变红 | HCl为酸性气体 |
C | 浓盐酸、二氧化锰 | 淀粉碘化钾试液 | 变蓝 | Cl2具有氧化性 |
D | 亚硫酸钠、硫酸 | 品红试液 | 褪色 | SO2具有还原性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溶液中一定含Fe3+ |
B | 向蔗糖水解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 |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 蔗糖完全水解 |
C | 向5mLCuSO4溶液中滴入适量同浓度的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等浓度Na2S溶液 | 先产生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变黑 | 发生了沉淀的转化 |
D | 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 试纸无明显变化 | 无氨气生成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20% | 淀粉未水解 |
B | 将盐酸酸化的 | 溶液中 |
C |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 |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
D | 向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玻璃仪器 | 试剂 |
A | 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 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玻璃棒 | 蒸馏水、饱和氯化铁溶液 |
B | 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FeSO4溶液的浓度 | 烧杯、锥形瓶、酸式滴定管、移液管 | 酸性KMnO4标准溶液、待测FeSO4溶液 |
C | 明矾大晶体的制备 | 烧杯、玻璃棒 | 明矾、蒸馏水 |
D | 检验1-溴丁烷中的溴元素 | 酒精灯、试管、胶头滴管 | 1-溴丁烷、NaOH溶液、AgNO3溶液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盐溶液中滴加几滴甲基橙溶液 | 溶液变红 | 该盐为强酸弱碱盐 |
B | 向NaCl、 | 有黑色沉淀生成 | |
C | 向酸性 | 溶液紫色褪去 |
|
D | 向浓硝酸中加入红热木炭 | 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 浓硝酸可与木炭发生反应 |
A.制取并收集氨气 | B.从食盐水中提取 | C.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 | D.牺牲阳极法保护铁 |
A.在铁制品上镀致密铜镀层 | B.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C.验证乙烯具有还原性 | D.制备FeSO4固体 |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分别向盛有少量FeS、Fe2S3固体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固体均溶解,均有臭鸡蛋气味气体生成;Fe2S3还有淡黄色浑浊生成 |
② | 向0.1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0.1 mol/L Na2S溶液 | 开始时,局部产生少量黑色沉淀,振荡,沉淀立即消失,同时有淡黄色浑浊和臭鸡蛋气味气体产生 |
③ | 向0.1 mol/L Na2S溶液中加入少量0.1 mol/L FeCl3溶液,产生现象后继续滴加足量盐酸 | 先有黑色沉淀生成,振荡沉淀不消失;滴加盐酸后,沉淀溶解,有淡黄色浑浊和臭鸡蛋气味气体生成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
A | 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加入Fe(NO3)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NO |
B | 向2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Br与Na2S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的AgNO3溶液,只有黑色沉淀生成 | 说明Ag2S比AgBr更难溶 |
C | 取4mL乙醇,加入12mL浓硫酸及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70℃,将产生的气体进入2mL溴水中,溴水褪色 | 说明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
D | 向丙烯醛中加入足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不再生成砖红色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滴加溴水,溴水褪色 | 说明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2mL1mol•L-1硼酸溶液中加入1mL1mol•L-1碳酸钠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 | 硼酸与碳酸钠不反应 |
B | 将铜丝灼烧至表面变黑,伸入盛有某有机物的试管中,铜丝恢复亮红色 | 该有机物中含有醇羟基 |
C | 充分加热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冷却后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再滴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 铁被硫氧化至Fe(II) |
D | 向新制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邻二氮菲( | 与邻二氮菲配位能力:H+>Fe2+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验证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 将2~3mL2mol/L氯化铝溶液注入洁净的试管中,逐滴加入6mol/L氨水至过量 |
B | 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CO |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观察现象 |
C | 比较Cl与C的非金属性 | 向10mL1mol/L的HCl溶液中滴加少量等浓度的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
D | 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 向两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投入表面积相同的铜丝和银丝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 |
B |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Ksp(BaSO4)<Ksp(CaSO4) |
C |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
D |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1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0.1mol•L﹣1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 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强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氯水 |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氯水中含有H+ |
B | 向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中滴加氯水 | 产生白色沉淀 | 氯水中含有Cl- |
C | 向Na2S溶液中滴加氯水 | 产生黄色沉淀 | 氯水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
D | 向加入淀粉的KI溶液中逐滴中滴加氯水至过量 | 先变蓝后褪色 | 氯水可能氧化碘单质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含有酚酞的 |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 | 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水解引起 |
B | 向盛有2mL |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蓝色沉淀 | |
C | 常温下,用玻璃棒蘸取某浓度NaOH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中央,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 pH为13 | 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 |
D | 分别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甲试管中加入10mL | 甲试管出现浑浊的时间更短 | 增大 |
① | ② | ③ | ④ |
选项 | 操作 | 目的 |
A | 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除去Fe2O3中的Al2O3杂质 |
B | 测定相同浓度的HCl溶液、HBr溶液的pH | 比较Cl和Br的非金属性强弱 |
C | 将相同大小的镁片和铝片用导线连接,插入NaOH溶液中 | 证明原电池中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 |
D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证明蔗糖是非还原性糖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白纸上写字 | 一段时间后字变黑 | 浓H2SO4有吸水性 |
B | 将SO2通入到H2S溶液中 | 产生淡黄色沉淀 | SO2有氧化性 |
C | 将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 | 钠表面很快变暗 |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
D | 将Cl2通入到放有鲜花的试剂瓶中 | 鲜花褪色 | Cl2有漂白性 |
温度 | <38℃ | 38℃~60℃ | >60℃ |
析出晶体 | NaClO2·3H2O | NaClO2 | 分解成NaClO3和NaCl |
利用NaClO2溶液制NaClO2晶体的过程中,需使用38℃~60℃的温水洗涤。控制水温在“38℃~60℃”之间的原因是。
a.通过观察气泡可控制气流速率
b.防止发生倒吸
c.通过长颈漏斗液面升降判断B后面装置是否堵塞
已知:
①滴定终点现象为;
②产品纯度为(用m、c、V表示)。
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 密度/ | 沸点/℃(101kPa) | 与水形成共沸物的沸点/℃ | 部分性质 |
环己醇 | 0.96 | 161.0 | 97.8 | 能溶于水,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 |
环己酮 | 0.95 | 155.0 98.0/3.4kPa | 95.0 | 微溶于水,遇氧化剂易发生开环反应 |
回答下列问题:
减压蒸馏的操作顺序为:打开双通旋塞,打开真空泵,缓慢关闭双通旋塞,接通冷凝水,开启磁力加热搅拌器,进行减压蒸馏。减压蒸馏完成后,需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标号)。
a.关闭真空泵 b.关闭磁力加热搅拌器,冷却至室温
c.缓慢打开双通旋塞 d.停止通冷凝水
过程:V2O5VOCl2溶液
氧钒(IV)碱式碳酸铵粗产品
已知VO2+能被O2氧化,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b的名称为,仪器c除冷凝回流外,另一作用为。
②步骤I生成VOCl2的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②实验开始时,先关闭K2 , 打开K1 , 当时(写实验现象),再关闭K1 , 打开K2 , 充分反应,静置,得到固体。
称取mg样品用稀硫酸溶解后,加入过量的0.02mol•L-1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过量的NaNO2溶液,再加适量尿素除去NaNO2 , 用cmol•L-1(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消耗体积为VmL。(已知:VO+Fe2++2H+=VO2++Fe3++H2O)
①样品中氧钒(IV)碱式碳酸铵(摩尔质量为Mg•mol-1)的质量分数为。
②下列情况会导致产品纯度偏大的是(填标号)。
A.未加尿素,直接进行滴定
B.滴定达终点时,俯视刻度线读数
C.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液体从上口倒出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