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倍长中线构造全等模型——浙教版数学八上知识点训练

更新时间:2024-11-08 浏览次数:9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 12. (2024八上·朝阳月考) 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

    1. (1) 如图①,中,若 , 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

      同学们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至点 , 使 , 连接

      请你根据同学们的方法解答下面的问题:

      ①根据题意,补全图形;

      ②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 , 其依据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③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求得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直接填空);

    2. (2) 如图②,在中, , 连接 , 若的中线,猜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13. (2023八上·长治期中) 如图,分别是的中线和高,的角平分线

       

    1. (1) 若 , 求的度数.
    2. (2) 若 , 求中线长的取值范围.
  • 14. (2024七下·南海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

    如图1,已知中,ADBC边上的中线.求证:

    智慧小组的证法如下:

    证明:如图2,延长ADE , 使

    ADBC边上的中线,

    (依据一),

    中,(依据二),

    归纳总结:上述方法是通过延长中线AD , 使 , 构造了一对全等三角形,将ABACAD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进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叫做“倍长中线法”,“倍长中线法”多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和证明边之间的关系.

    任务:

    1. (1) 上述证明过程中的“依据1”和“依据2”分别是指:

      依据1:

      依据2:

    2. (2) 如图3, , 则AD的取值范围是; 
    3. (3) 如图4,在图3的基础上,分别以ABAC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中, . 连接EF , 试探究EFA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15. (2024八下·南城期中)  问题初探: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数学杨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在中, , 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如图1):延长E , 使得;再连接 , 把集中在中;利用上述方法求出的取值范围是

    1. (1) 问题:请利用图1说明的位置关系;

      感悟:数学杨老师给学生们总结解这类问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等条件,可以考虑倍长中线,或通过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

    2. (2) 类比分析:如图2,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中线,试探究线段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3. (3) 学以致用:如图3,已知为直角三角形,D为斜边的中点,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D重合,一个直角边的延长线交于点F , 另一直角边与边交于点E , 若 , 求出的长是多少?
  • 16. (2024八上·官渡期中) 【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中,若 , 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小丽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如图2,延长到点M,使 , 连接 , 可证 , 从而把集中在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中线的取值范围.

       

    【方法总结】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字样,有时需要考虑倍长中线(或与中点有关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我们把这种添加辅助线称为“倍长中线法”.

    【问题解决】

    1. (1) 直接写出图1中的取值范围:                            
    2. (2) 猜想图2中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3. (3) 如图3,的中线, , 判断线段和线段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 17. (2024八上·永嘉月考) 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后,我们知道中点在平行线之间的题目通常会用到倍长中线构造“8”字型全等的方法,比如在图1,已知 , 连结交于点E,若E为中点,则有 . 请利用以上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为测量河对岸A点到B点的距离,可借鉴上述方法求值:过点B画直线 , 并在直线上依次取C点和D点,使得 , 补全图形,指出测量哪条线段就可知道的长,请加以证明.

    问题2:【深入思考】如图3,在中,D是的中点, , 试判断线段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问题3:如图4,在中, , D为中点,连结 , 作于点E.已知 , 则的长______.

  • 18. (2024九下·二道模拟) 【发现问题】数学兴趣小组在活动时,老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如图①,在中, , 第三边上的中线 , 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

    【探究方法】小明同学通过组内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解决方法:

    (1)如图②,延长至点 , 使得 , 连结 , 根据“”可以判定__________,得出 . 在中, , 故中线的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活动经验】当条件中出现“中点”,“中线”等条件时,可以考虑将中线延长一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进而解决问题,这种作辅助线的方法叫做“倍长中线”法.

    【问题解决】(2)如图③,已知 , 连接 , 点的中点,连接 . 求证: . 小明发现,如图④,延长至点 , 使 , 连接 , 通过证明 , 可推得

    下面是小明的部分证明过程:

    证明:延长至点 , 使 , 连接

    ∵点的中点,

    请你补全余下的证明过程.

    【问题拓展】(3)如图⑤,在中, , 点M,N分别是的中点.若 , 则MN的取值范围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