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标点符号...

更新时间:2022-12-09 浏览次数:5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上·霍林郭勒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B . 伴着几声鸟鸣踏进林子,几缕阳光从枝叶间洒落,清晨的林间静谧而美好。 C . 老师讲课时旁征博引,十分精彩,那咄咄逼人的语调也常被同学们模仿。 D . 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却不以为意,照旧乱停乱放。
  • 2. (2023八上·临洮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骄傲的人终会销声匿迹,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B . 他们原来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毕业后各自回到故乡,从此便分道扬镳了。 C . 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 , 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D .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 3. (2022九上·新丰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纸质书的墨香正悄然漫向中国的乡村角落,这一现象说明阅读的城乡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B .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国产医疗器械产业从白手起家 , 逐步发展到走向国际。 C . 随着飞行指挥员一声令下,振聋发聩的发动机轰鸣声响彻整个机场。 D . 原本葱郁的植物入秋后就凋零,让人不免触目伤怀 , 感慨时光飞逝。
  • 4. (2022九上·庆安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读书汇报会上,张丽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 , 赢得了一致好评。 B . 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C . 现在的人们有饭吃,有衣穿,过着饱食终日的生活,真是幸福啊! D . 语文老师讲课生动有趣,讲起来强聒不舍 , 同学们都喜欢听他的课。
  • 5. (2022七上·霍林郭勒月考) 下列句子中的顿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 在人类的精神调节系统里,人们追求的不是吃、穿、住,而是信息、知识、思想、艺术等。 B . 初夏时节,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枇杷啊、樱桃啊,桃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儿。 C . 天安门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汇集了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文史学家郑振铎、美术家吴作人等人的智慧。 D . 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 6. (2022八上·高港月考) 下列关于所选文段的相关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在泰州兴化东门外生长的才子郑板桥,也是我素来景仰之人。骤雨初歇、苔藓斑驳的石板路,一直延展到板桥故居之内。我有意识地把步履放轻,深怕惊动了那位伏案画竹的闹市大隐。板桥书房外的疏竹,在纸窗上摇曳出一幅似静似动的剪影。板桥因自小落拓不羁,在年逾不惑时才中了进士,走出了这座粉墙灰瓦的苏北小院,到山东潍县的县衙上任。对于先生,我虽望尘莫及,却也与之性情相近。

    A . “骤雨初歇、苔藓斑驳的石板路”中的“、”应该改成“,”。 B . 郑板桥的名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体现了“自强不息”这一主题。 C . “年逾不惑” 中的“不惑”是指“50岁”。 D . “素来”是“一向、向来”的意思,在文段中的词性是副词。
  • 7. (2022八上·新泰月考)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B .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C .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晚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D . 《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人民由版社1983年版)》。
  • 8. (2022七上·灌阳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B .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C .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 , 真是心旷神怡! D .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 决心为班级争光。
  • 9. (2022九上·灌阳期中)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B . 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C . 人要学会负责任,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D . 如果开始不成功,就多次努力,不行再放弃,没必要为此自行惭秽
  • 10. (2022八上·灌阳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戈壁滩上,我们修建了第一批厂房,这真是白手起家 , 平地楼台。 B . 孩子们在摇头晃脑的诵读中,抛开传统枯燥的拼音识字,借助汉字音韵的抑扬顿挫 , 让汉字更加牢固地印在脑海中。 C . 这些年,毒大米等食品不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蔓延之势锐不可当 , 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D . 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
  • 11. (2022九上·大庆期中) 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 秋天像一颗无私的心,经历了无尽风雨,却碎了满地金黄;秋天像老当益壮的将军,经历了漫长的岁

    月,却留下了数不尽丰功伟绩……

    B . 成功的人做事总是留有分寸,失败的人总是一意孤行。记住: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有回旋的空间。 C . 随著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留住忠诚度高的顾客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课题,为达到企业永续经营的目的,提高顾客满意将会是企业成功的不二法门 D . 游船驶进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峡”的八里峡,两岸怪石嶙峋,形销骨立 , 山、水、崖用自己卓尔不群的风格勾勒出天然巧趣。
  • 12. (2022九上·大庆期中) 下面对语法标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地辽阔啊。

    A .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介宾短语做状语。 B . “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中的两个逗号应该使用顿号。 C . “精神的宇宙,是如此地辽阔啊”中的谓语是形容词。 D . “美观结实”“储物丰富”“扩大疆域”“增修新社”结构都不相同。
  • 13. (2022八上·中山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不仅在西方国家家喻户晓,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所推崇 B . 在人类大量捕杀的残忍行径下,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C . 这些年来,毒大米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蔓延之势锐不可当 , 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 D . 面对警察的询问,犯罪嫌疑人诚惶诚恐地回答。
  • 14. (2022八上·湛江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不仅在西方家喻户晓,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所推崇 B . 在人类大量捕杀的残忍行径下,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C . 这些年来,毒大米、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蔓延之势锐不可当 , 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D . 面对警察的询问,犯罪嫌疑人诚惶诚恐地回答。
  • 15. (2022八上·乐陵月考)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 . 科研人员为了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殚精竭虑 , 废寝忘食。 B . 2022 春晚舞蹈《乳虎啸春》跳得入木三分 , 令全国观众为之动容。 C . 为保证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工作人员一丝不苟 , 做好保障工作。 D . 比赛现场, 观众屏息敛声 , 关注着苏翊鸣的每一个动作。
  • 16. (2022九上·长沙月考) 【词语擂台】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场阔别已久的雨,淅淅沥沥地飘洒下来,虽说伴有些许寒凉,但仍是最轻柔的乐章。 B . 这次学术研讨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专家济济一堂,他们在报告上的发言风格也参差不齐 C . 临近考试,小郡同学的压力越来越大,晚上总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D . 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指责,他终于忍无可忍,出声为自己辩解起来。
  • 17. (2022九上·德州月考)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B . 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C . 华科附中校长鲁周超介绍:该校计划组织心理专家、教师开展专题讲座。疏导学生因疫情及中、高考带来的紧张、焦虑情绪。 D . 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 18. (2022九上·四川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是一座富丽堂皇、精工细巧的艺术大厦,我们从中看到了缔造者的匠心。 B . 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 , 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也就是让其他国家来替它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僵 D . 孔子文化影响深远,根深蒂固 , 如同一棵千年老树,深深地根植在人们心里。
  • 19. (2022九上·资中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
    A . 如果全球变暖不加以遏制的话,南极大陆上覆盖了3000多万年的冰雪很快将荡然无存。 B . 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C . 李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了66个易读错的汉语词语,大部分同学看后自惭形秽,很少有人能将其全部读对。 D . 大病一场后,身体原本十分强壮的他形销骨立,简直让人认不出来了。
  • 20. (2022九上·济南期中)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天宫课堂”在空间站开讲,中国航天员为青少年带来一场栩栩如生的太空科普课。 B . 记录全民抗疫感人事迹的电影《在一起》,让观众对全民英雄的看法逐渐茅塞顿开 C . 参加完“献礼二十大”朗诵比赛,他向观众深鞠一躬,展示出彬彬有礼的风度。 D . 中国小将庞钰千在2022年射击世锦赛上连摘四金,多家媒体不舍地争先报道。
  • 21. (2022九上·乐陵月考)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确保农民增收的不二法门 B . 有些演员演出时矫揉造作 , 令观众反感。 C . 演讲完毕,他彬彬有礼地向观众和评委鞠躬,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 . 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的阳光青年。
  • 22. (2022七上·长顺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 , 热闹非凡。一场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 .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如林,水如画,实在是美不胜收 C .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D . 李明在课堂上翻来覆去、神情恍惚,老师讲的知识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 23. (2022八上·长顺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听了同学的规劝,他如梦初醒 , 放弃了离家出走的想法。 B . 在戈壁滩上,我们修建了第一批厂房,这真是白手起家 , 平地楼台。 C . 《长津湖》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 , 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D .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非常受欢迎的学生。
二、语言表达
  • 24. (2022七上·雁塔月考) 请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 (1) 在老人的斡旋下,十余年不曾相互往来的两家人袒露心声,(澄清  澄澈 清晰) 了误会又重归于好。
    2. (2) 奶奶见我回来十分高兴,连忙拉我坐下,(骂骂咧咧  絮絮叨叨 喃喃自语) 地跟我说这说那,我却不耐烦地翻着手中的杂志。
  • 25. (2022七上·陕西月考)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说唱音乐,歌词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模仿。②    是音乐本身,    是表演过程,都极富感染力。③它能够走进青年的内心世界,调动人的情感,使青年人格,审美等方面得到提升,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④在众多外来文化中,说唱音乐也正日益获得青年群体的关注和认可,也逐渐成为影响当代中国青年精神世界的重要元素。

    1. (1) 第①句中的”歌词”按照词性划分,属于词。
    2. (2) 请在第②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3. (3) 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
三、语段阅读
  • 26. (2022九上·松原期中)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你知道吗?
    1. (1) 溯源

          我们现在的很多成语都出自我们学过的课文。请写出下列成语出自课文的题目。

          A.“豁然开朗”出自课文《

          B.“吴下阿蒙”出自课文《》 

          C.“水落石出”出自课文《

      D.“扑朔迷离”出自课文《

    2. (2) 知意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请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两项。(         )

      A .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也就是让其他国家来替它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对世界人民来说,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僵。 B . 他总以为自己在绘画方面很了不起,常常在别人画画时在一旁强聒不舍。 C . 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D .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女神断臂,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绝美,可以说瑕瑜互见。
  • 27. (2022七上·雁塔月考)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央视新推出的文化栏目“经典咏流传”眼下成为荧屏“爆款”。②它给了现代人一个 机会,去传播和认识一种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世间俯拾即是的美。  ③诗歌和音乐之 美,           高居于庙堂,或属于某些领域的人群,          每个人都可以去学习、 去感受、去用来装点生活的。

    1. (1) 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 (2) 第②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3) 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 28. (2022八上·新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峰湖倒映着广袤的蓝天和绵廷的青山,像一位A.____的母亲,把蓝天上飘浮的白云和青山放飞的小鸟揽入自己温暖的怀抱。清风吹拂过来,轻轻揉皱湖水。涟漪缓缓地,一波一波亲吻着岸边的岩石。清澈透明的湖水将金黄的阳光梳了又梳,折了又折,镀在浅水里的岩石上、草株上。湖中的芦苇,悠闲地弯成几条长长的曲线,分不清哪一段是自己,哪一段是倒影。偶有鱼儿B.____地游过,湖面便如同被打碎的明镜,闪烁起无数耀眼的光斑,似有数不清的金鱼银鱼在欢腾蹦跃。而大多数时候,湖面是幽静的,好像智者的黑眸,深邃而悠远;无疑,青峰湖是美的,不矫不饰,不矜不伐;美得真实,美得动人。

    1. (1)  写出文中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 。
    2. (2) 在文中A、B两处各填写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 29. (2022九上·深圳月考) 学校语文组筹备“传统诗词中的家国情怀”主题活动时,找到以下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①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际密和连。对于很多人而言,最早接触并休会家国情怀是在传统评词中。通过历代诗人朋下的优秀诗词,让我们姻有了家国情怀

    ② 在唐代边塞诗里体现出的磅礴的家国情怀,每每读来,无不令人精神bó(  )发。譬如王翰“解卧沙场君英笑,古来狂战几人回”的海底坚敬【甲】“【乙】”的【丙】壮甫“桃弓雪花强,用箭当用长”的矫健从容。

    ③ 到了两宋时期,家国情怀更是成了传统诗词的主旋律。苏轼在他的词里怀古傍今,行发报国之志,如“老夫狗发少年红,症幸黄,右擎苍。锦帽结袭,千骑慈平冈”的派昂壮志【I】“竹杖芒鞋经理马。谁怕? 一笔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心胸。辛弃疾则在他的词中怀念沙场和军旅生涯,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入百里分鹿下炙,五十( )翻塞外声。沙场代点兵【Ⅱ】他希望力视狂澜,突发重整河山的理想追求。当然,除了上述所说的诗人外,还有很多具有家国情怀的诗人,如陆游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恙告乃翁”中,表现了他报国之志未酬的悲情与忧(  )。即使是婉约派的掌门人李清照,也有阳明之气的诗作———“生当作人杰,无亦为鬼雄。至今思项卿,不肯过江东”。这种浩盛正气,就应该长存于天地之间。

    ④ 时光流转,风云变幻。传统诗词中的家国情怀不仅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是我们所有人对国家认同感、山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集中表现。家国情怀,本来就离我们不远,从我们学习传统诗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陪你我们一生。

    1. (1) 请为划线汉字注音,请很据拼音写出汉字。

      ( ) ②bó( )发

    2. (2) 第①段诵线句子表达有语病,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为:     

    3. (3) 在【甲】【乙】【丙】三处填入相应的内容,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甲】李白   【乙】挥手自兹去,萧燕班马鸣         【丙】潇洒放任 B . 【甲】王昌龄  【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丙】慷慨坚定 C . 【甲】孟浩然  【乙】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丙】飘忽不定 D . 【甲】苏轼    【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丙】孤独高洁
    4. (4) 在【I】【II】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I】;【II】。” B . 【I】。【II】”。 C . 【I】。【II】。” D . 【I】;【II】”。
    5. (5) 下列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化遗产”“家国情怀”“传统诗词”都是偏正短语。 B . “即便是婉约派的掌门人李清照,也有阳刚之气的诗作。”这是转折复句。 C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也表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D . 传统诗词中“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而苏轼的主要功绩在于使词摆脱对于音乐的依附,而成为一种新型的验立抒情工具,其主要方法是“以诗为词”。
    6. (6) 小深同学认为传统诗词离我们现代生活太遇远,并且枯燥无用,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他,让同学们一起热爱诗词,学习诗词。
  • 30. (2022八上·襄州月考) 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做题()

    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A    (无精打采,毫无斗志)。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   B    (敢打敢拼,英勇善战),锐不可挡;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 封锁长江。

    1.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灭(    ) 要(     )

    2. (2) 文中的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3. (3) 依次填入文中A、B处的词语是:   
  • 31. (2022九上·福田期中) 班级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深和同学们去“锦绣中华” 游玩,回来后写了几段文字。

    我们年级各班采取自动报名的方式去深圳著名景点“锦绣中华”游玩。周六早上,天刚亮,兴奋的我一 gū lu 从床上爬起来,就匆匆出门了……我们年级几百位同学A 浩浩荡

    到了锦绣中华大门口。一副对联“锦绣江山归一览,中华文化聚微型”我暗自jǔ jué它的意味……

    “锦绣中华”在游览路线的设计,园林的绿化、商业区的设置等方面都美不胜收。游人在园内可以一边漫步在绿树掩映、B 花团锦簇的园林小径中,一边欣赏散布在园内各处的微缩景点;还可以在园中的小舞台下 C 目不窥园地欣赏民间舞蹈;在那白墙青瓦的苏州街内可以品尝各地风味小吃,购买富有特色的工艺和土特产品。热闹吉祥的节日氛围、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景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晚上才回到家,疲惫的我倒在床上 D 酣然入梦……

    1. (1) 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gūlu( ) jǔjué( )
    2. (2) 文段中 ABCD 四个成语,使用不当的一个是( )
    3. (3) 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4. (4)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有一个跟其它的不同,它是          (抄下词即可) 热闹吉祥的节日氛围、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景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5. (5) 锦绣中华景区里面有一副对联,下联是“荟萃八万里风情”,请你为它选出一副合适的上联 ( )
      A . 汇集四方宾客来 B . 游览两平方公园 C . 纵览五千年文化 D . 锦绣中华展美颜
    6. (6) 小深在游览锦绣中华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游客有不文明行为,如,在景区乱扔烟头、包装纸,随地吐痰等,他萌生了利用节假日来做义工,义务监督游客行为的想法,他该如何向景区管理部门自荐呢?(100 字内)
四、阅读
  • 32. (2022九上·松原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①而田②,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

    【注释】①薮(sǒu):指野草。②田:通“畋”,打猎

    1. (1)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泽而渔         ②而明年无鱼

    2.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3. (3) 请解释成语“竭泽而渔”的含义。
  • 33. (2022七上·黄浦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温暖的苇花

    丁立梅

    ①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

    ②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立独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

    ③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④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好笑我的行为,采这个做什么呢!

    ⑤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⑥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

    ⑦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

    ⑧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吃吃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

    ⑨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⑩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呐。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

    ⑪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

    ⑫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

    1. (1) “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一句中“絮”的意思是
    2. (2) 第⑩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 声音延长 B . 说话中断 C . 补充说明 D . 话题转换
    3. (3) 苇花的“温暖”体现在哪些方面?
    4. (4) 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 (5) 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写到了农人和父亲的笑。作者有何深意?
    6. (6) 从全文看,苇花具有等可贵品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