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一对吉祥物收获了大家的喜爱。其中一个吉祥物的设计蕴含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坚毅、勇敢、未来感与时代感;另一个吉祥物则向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求索,以“灯笼”暗喻照亮前路,以一线融融暖意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而遍布其周身的如意环、长城纹样、京鸽图案和如意纹等,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纹饰,每一个图样都沉淀了深厚的文化意义。
某种程度上,这一对吉祥物是被有意制造出来的、用于代表一种文化现象和传达某种意义的符号,我们收藏和热爱它们,不仅因为它们是一对可爱的玩偶,更因为它们身上沉淀下来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关于冬奥会的一段鼓舞人心的精神记忆。由此,我们关注一些文化符号,实则是关注它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选自《符号里的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某种动物作为一个符号,其造型和含义,都将不断变化,以金蟾为例,在汉代,它是长寿的象征,到了唐代,人们将金色的蟾蜍称为金蟾,认为是财富的象征。而这些祥瑞的符号被赋予意义时,常常也并没有什么逻辑,《符号里的中国)的作者赵运涛认为,很多符号形成或演变的过程都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错讹”与“错位”。
赵运涛谈及,“错讹”是一种逐渐“积非成是”的现象。如八仙中的“张果老”,传世文献中有“张果老先生”一句,古代无标点,断句无定式,后来就逐渐以讹传讹,“张果,老先生”变成了“张果老,先生”;前面提到的金蟾,明清时期人们又将其附会为东汉时期的人物“刘海蟾”,因为其名字里有个“蟾”字,人们就编出了“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刘海蟾”的名字也就变成了“刘海”;钟馗,古书上说,齐地的方言常把大木棒(即“椎( chuí》”叫作“终葵”,这个大木棒可以用来驱赶鬼怪,后来就以讹传讹而有了一个叫“钟馗”的驱鬼的神。
而有些“错讹”则是人们有意识生成的,比如以动植物作为吉祥元素,吉祥寓意的形成多是依靠联想思维而故意形成的“错讹”效果。“鹿”谐音“禄”,所以人们画一头鹿,就表示可求得福禄,还有比较典型的“四大金刚”也因为手里的宝器谐音“风调雨顺”而做了调整。
(选自《从神兽图腾到祥瑞象征》,有删改)
材料三:学者赵运涛的《符号里的中国》,是一部在古代文学的学科范畴中,运用“符号学”等文化研究范式写成的新作。
该书选取了传世文献、考古发掘和民间信仰中最能代表中国的100多个符号,如龙、凤、鸿蒙、祝融、太极图、八卦图、河图洛书、三星堆“太阳一神鸟一神人一神树”等,分“祥瑞”“守护”“神圣”“人文”四辑,对每个符号的生成过程、发展流变、现今影响、寓意与应用做了细致的考辨。
在此书中,作者借助中、西不同的学术研究方法,以种类繁多的文献典籍为考察对象,呈现出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艺术世界。
当前,中国的传统文化于每一个国人而言,仍是身上不可褫夺的精神本源。现代人的思维观念和行为逻辑,也难以真正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赵运涛的《符号里的中国》,是十分具备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选自《符号里写着“中国”》,有删改)
雁来红
王辰
①明朝年间,朝廷派颇有才干的王斌出任浮梁(位于今江西省)县令。到任后听闻治下昭烈庙内有“张太子”神像非常灵验,不时显圣预言,未卜先知,于是新县令微服私访,前往查看其中玄机。
②庙里接待王斌的是位落魄书生,直言相告张太子的预言都是出于自己手笔:他白日里听得信众求告,若是知晓答案,就写上四句半文半白的诗句,夜间放在塑像之下。王县令对此并不怪罪,还勉励书生,劝他引导信众向善。
③闲谈间,书生提起一件难事:今日恰有人拿来一盆奇花,求“神明”辨认。书生不识,王斌却知道那花叫做“雁来红”。“既是雁来红,就用苏武归汉的典故吧。”书生说罢,提笔写道“苏武传书托孤鸿,上林一箭坠西风。至今血染阶前草,一度秋来一度红。”
④西汉年间,苏武出使匈奴,被羁押多年不得返回。待到匈奴与汉和亲时,汉昭帝要求将苏武放归,匈奴单于却谎称苏武已死。幸而汉使早与苏武暗通音信,定下对策,回单于道:汉天子在长安上林苑射下一只鸿雁,雁足系有帛书,乃苏武所写,故此天子才遣使索人。于是苏武归汉。
⑤“那莫须有的鸿雁,血染上林,却成就了一段佳话,果然是好诗!”王斌对书生的学识才思大为赞赏,而次日“张太子”认出奇花雁来红一事,也传为一时美谈。
⑥雁来红秋天最为灿烂,恰逢大雁往来的时节,故此得名。其实这种植物在宋元年间就已被栽来观赏,只不过并不十分流行。到明清时期,雁来红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热门花卉,多有文人墨客将它写入诗句、画作丹青。清朝初年,李渔甚至在《闲情偶寄》里说:各种秋花,唯雁来红是“草中仙品”,若阶前栽种数株,其余秋花都可舍弃不看了。
⑦从科学分类上说,雁来红和食用的苋菜是同一物种——雁来红是由苋菜培育出的观赏品种,但样貌却与其差别明显。雁来红植株高大,长到一人高也不稀奇。其顶端叶片密集,秋季枝叶会一起变为大红、深红或紫红色。由于观赏的是叶子,所以称之为秋花,不如说是秋草。虽有红颜,却很快要随秋风逝去,因此雁来红也被文人作为伤秋的托寄,清人就依此写过一首《雁来红》诗:“雁影空阶八月天,一枝红紫赛春前。朱颜老去犹如此,惨绿当时是少年。”
⑧古时雁来红别名甚多:十样锦、老少年、少年老、老来娇、锦西风。也有人认为,它们分别指代不同形态的雁来红。比如明代的《遵生八笺》里说,雁来红共有四种:枝叶颜色娇红的,叫雁来红;枝头乱叶有红、紫、黄、绿四色的,叫十样锦;下部叶片深紫色,顶端叶片红色,叫老少年;下部叶片深绿色,顶端叶片黄色,叫少年老。
⑨雁来红的主要功用,是作为花卉观赏,但古时医家也曾用它治疗眼疾,还有道士用其辅助炼丹。古人栽种雁来红时,往往在旁边立起竹竿,让植株倚靠着竹竿生长,以免倒伏或折断,只不过因过于高大,雁来红不适合盆栽,所以如今城市中不太常见。但在一些乡村,仍可以见到成片栽种。
①到明清时期,雁来红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热门花卉,多有文人墨客将它写入诗句、画作丹青。 ( )
②雁来红是由苋菜培育出的观赏品种,但样貌却与其差别明显。 ( )
材料一:
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 3.2 米,体重可达 5.4 吨。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 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在西双版纳,1991—1995 年,有 30 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1996—2005 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 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摘编自刘东黎《观象》)
材料二:
2021 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
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 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而网友则表示:“逛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 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美丽的中国,看生机如此盎然》,《光明日报》2022 年 4 月 25 日)
材料三:
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方面, 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 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摘编自《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传统思想重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客观上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更以文明自觉的态度重视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艰巨而迫切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国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从法律、技术、人才等层面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 2900 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 10%以上:高等植物 3.6 万余种,数量居全球第三。
(摘编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光明日报》2021 年 10 月 10 日)
大海是人类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咸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材料一:
疫情期间,消毒机器人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武汉、上海等地的多家医院利用机器人开展消毒。这些消毒机器人能针对环境物表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多点消毒,弥补传统固定式空气消毒机、紫外线消毒等方式的不足。消毒机器人还能针对患者、医护的高频活动区域重点消毒。此外,还有一部分机器人担负了“宣传大使”的角色,24 小时不间断在医院大厅、公共服务区域进行疫情防控宣传。
除了在敏感环境的应用,机器人也开始服务于更大范围的城市抗疫。在苏州市相城区,履带自走式风送喷雾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消毒,平均1小时可以消杀4万平方米以上。在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来自无人车初创企业新石器的无人消毒车每日定时进行全路面消毒,同时还能对不戴口罩、人员集聚等行为提出警示。
针对范围广、人员多、工作量大、走访易致交叉感染等社区排查难题,科大讯飞研发了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1分钟可同时拨打900个电话,对居民进行排查、通知与回访。短短两个月内,其已在全国30个省市地区应用,共计随访超3700万人次。
(节选自人民网2020 年3月28日,有删改)
材料二:
监测体温是对疫情进行防控的重要手段,假如有人不愿配合怎么办?这个问题已经通过机器人解决了。百度在北京清河火车站的人流关卡处设置的固定点位红外摄像机,能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人体额头温度,在一定面积内,最多可同时对3~5人进行检测,且整个过程无需路人主动配合。在宁波机场,巡逻测温机器人一次可测5米内10人体温。
郑州“小汤山”——郑州岐伯山医院则引入了智能配送机器人。它们可实现自主开关门、自主搭乘电梯、自主路径规划、智能避障、自主充电等功能。送药、送餐进隔离区、消毒工具配送、甚至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都不在话下。
材料三:
机器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要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机器人仍是障碍重重。新材料和制造方案机器人专家正开始不再局限于以往用电动机、齿轮和传感器制作机器人的方法,尝试使用诸如人造肌肉、软机器人技术和新的制造方法,将多种功能整合在一种材料中。但这些先进的制造方法大多数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将它们整合还难以实现。多功能的材料,如感应、移动、能量收集或能量储存等,可以让机器人设计更高效。但是将这些不同的属性组合在一台机器上,需要使用新的方法,而新方法必定混合了微尺度制造技术和大规模制造技术。
仿生机器人和生物混合机器人
大自然已经解决了机器人专家们正在努力解决的许多问题,因此许多人转向生物学寻求灵感,甚至正努力把生命系统融入到他们的机器人中。但是,在复制肌肉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系统提供自身能量的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瓶颈。人造肌肉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肌肉的健壮性、效率、活力和能量密度都需要提高。将活细胞嵌入机器人可以克服为小型机器人提供动力的难题,也可以将自我修复和嵌入式传感等生物特性嵌入机器人,不过如何整合这些部分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节选自网易科技频道,有删改)
【材料一】“认知陷阱”——只要成功,就能幸福吗?
生活中,我们往往将成功和拥有最多的物质、赚取最大的财富以及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名利联系起来。但同时,我们也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事业虽然成功,但也很累,无法顾及家庭和个人休闲,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幸福。甚至有的“成功人士”贪得无厌,越来越无法填补物欲的私囊,铤而走险,误入歧途。实际上,这是不同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导致的。
Csikszentmihalyi和Rochberg-Halton(1978)将物质主义分为两种:一种是终极性的物质主义,这样的人将获得物质财富作为成功的最终目标,希望通过物质财富的积累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赢得他人的赞美和羡慕;另一种则是工具性的物质主义,个人获取物质财富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基本的生活需要。工具性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确实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感。许多研究证实了工具性物质主义的有效性。Landry 等人(2016)将赚钱动机分为自我整合的动机和非整合的动机。研究发现,自我整合的赚钱动机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价值、自尊、慈善、自由,促进个人成长,提高幸福感。而非整合的赚钱动机则带来相反的影响。他们也指出,如果我们追求成功的动机是寻求内在纯粹的快乐或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时,那么我们更有可能自我实现,获得幸福感。
但如果我们将物质成功的追求作为个人终极的人生目标,那么物质主义价值观反而会损害我们的幸福感。大量研究都发现了物质主义对个体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的负面影响。比如,Park 等人在 2017 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钱的获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买到快乐或者幸福。但如果太看重金钱,将金钱作为自我成功的基础的话,个体就会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受限于金钱,就拥有更少的自主性,负性情绪进而增多,处理问题时会变得更加消极且试图逃避。
具体来说,对物质成功的追求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外在的追求,通常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和名声等,注重外在的奖励、表扬和认可。在外在追求的过程中,会渐渐丧失对于乐趣、愉悦和挑战性等内在追求的关注。而这些内在的追求恰恰需要自主性的参与,因此,物质主义的人通常不会体验到这种追求兴趣和自我选择的意志感。此外,他们往往会以对自己要求更高,无法接纳自己的不足,具有更多痛苦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9月19日)
【材料二】越来越“完美”的世界
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倾向逐渐成为了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心理学通讯》(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当今大学生在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上保持完美的动力,与前几代相比显著增加了,这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研究分析了4万多名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的学生的数据,时间跨度从1980年代后期到2016年。研究人员总共测量了三个维度的完美主义:一是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也就是一种对自我的不合理的完美渴望;二是社会施加完美主义,也就是感觉到他人的过度期望;三是他人导向完美主义,也就是对他人设定不切实际的标准。研究发现,最近几代大学生自我报告的每一种完美主义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前几代。具体来说,从1989年到2016 年,自我导向完美主义得分上升了 10%,社会施加完美主义上升了33%,他人导向完美主义上升了16%。研究人员认为,年轻人越来越追求完美主义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社交媒体让年轻人产生了自己要比其他人更完美的压力。此外,获得良好教育,设定崇高的职业目标以及赚很多钱,也是年轻人追求完美的表现。很多年轻人觉得完美主义是必要的,追求完美主义能让他们感到安全、社会联系和价值感。而事实上,完美主义的增加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他们比十年前的那一代年轻人更容易抑郁和焦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9月17日)
【材料三】追求完美的底线是恐惧
这世界上的很多人也都渴望完美且害怕缺憾,但不同的是,完美主义者对于“完美的渴望”和“缺憾的恐惧”都是极致的。Slaney 等研究者于 2001 年提出完美主义者对完美的极致渴望,体现在他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与表现的极高要求上。不仅如此,这种高标准还是不断提升的,他们会在达到了某些既定的标准之后,对自己或他人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高标准就会激发他们表现得比别人更自律(也会希望他人也能够自律),也不断试图做得比别人更优秀、更成功。同时,完美主义者也极度恐惧“缺憾”,一旦出现不完美或者有缺憾的状况时,他们就会认为这完全是“人”的责任,是由于自己或他人自身的缺陷。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9月17日)
在太空捡垃圾
①宇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空洞,尤其在地球周围。科学调查显示,如今的地球已被来自卫星和火箭的五万多块碎片包围,包括旧卫星上掉下来的装置、工具和火箭残片,其中有许多残片绕着地球以极快的速度飞行,最快可达2.8万千米/小时,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并对地球轨道的电信网络造成破坏。这些太空垃圾是从1957年苏联发射“伴侣号”卫星之后,在人类探索太空的50多年间积累起来的。卫星之间相撞以及反卫星武器试验使得这个问题愈加严重。偶然条件下,太空垃圾甚至能摧毁国际空间站。如何清除这些太空垃圾是全世界太空探索机构所面临的独特问题之一,因为它们都试图在频繁发送卫星和管理太空垃圾之间寻求平衡。
②如今,来自斯坦福大学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从壁虎身上吸取灵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抓手机器人,能像壁虎一样牢牢吸附物体。自然界中,壁虎强大的脚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吸附力,甚至能取代吸力杯。在显微镜下,可发现壁虎的脚下布满皮瓣,与任何表面完全接触时,都会产生静电力,帮助壁虎黏附在上面。
③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教授马克·库特科斯基指出,宇宙是真空环境,又不存在磁场,简单的吸盘或磁铁都不起作用,而能黏附物体并适应空间温度变化的黏合剂既昂贵又难以制造。因此,研究者模仿壁虎的脚制作出一种“夹子”,能够在正确方向上轻微推动宇宙垃圾,使之聚集。
④研究者介绍,如果将压敏元件粘贴到漂浮物上,垃圾依然会飘走,但若先用胶垫接触漂浮物,再将垫子锁在一起,垃圾就会被固定住,跟随机械一起移动。目前,机器人已在零重力环境下的喷气推进实验室通过了测试,现在正使用耐力更强的材料重新制作,并运往国际空间站进一步测试。
⑤日本刚发射的一艘宇宙飞船将使用700米长的机械爪,来清除地球轨道上的人造物体残片。由于残片的数量巨大,机械爪只能清除其中的一小部分。
⑥减少太空垃圾,可使太空对于宇航员更安全,还可能为空间站以及价值数亿美元的气象和通信卫星提供更好的保护。
①在很多人眼里,蜗牛是羸弱的小动物,它们行动迟缓、不堪一击,遇到天敌,几乎只能坐以待毙。然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蜗牛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它们遍布世界各地,森林、草地、池塘、沼泽、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随处可见其踪影,甚至在一些高寒地区也能发现它们笨拙但坚定的身影。一个种群能如此繁盛,一定与其强大的适应力有关。其实,在适应环境方面,蜗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
②蜗牛足部有一个特殊的结构,被称为活板,就相当于蜗牛壳的大门。蜗牛一旦预感到危险,就会把自己的身体缩回蜗牛壳中,用活板封住蜗牛壳的口,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直到它感觉到警报解除,才会再次出来活动。那么蜗牛在壳中一次能待多久呢?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可能。躲在壳里的蜗牛可以将自己的代谢速率降到极低的程度,仅仅能维持呼吸、循环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曾经有人将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这只蜗牛竟然从壳中钻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闲庭信步起来。
③在日本,有一种叫蚤蜗牛的蜗牛,它们可以“迁徙”——从一座岛屿迁移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另一座岛屿上。大家都知道,蜗牛行动极其迟缓,每天的生活区域通常只有几平方米,蚤蜗牛难道能借助什么神秘力量“飞”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
④科学家最终揭开了谜底。有一种叫暗绿绣眼的鸟特别喜欢吃微小的蚤蜗牛,但有一小部分的蜗牛被鸟吞食之后,能忍受住鸟儿的消化液,最后随粪便被鸟儿排出体外而逃生。日本研究人员裕也一郎说:“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小蜗牛经过鸟儿的消化后,仍然能活着。受到地域限制的无翼陆生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蜗牛为什么能够迁移到很远的地方?也许通过以下解释可以揭开这个谜底——它们借助鸟儿的足、肠胃,抑或是龙卷风,被散布到更加广阔的区域。”动物的消化液腐蚀性极强,能将钢铁溶化,一些看似弱不禁风的蜗牛却能在其中安然无恙,并借助“鸟的翅膀”成功地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生存策略。
⑤在我们的意识中,快速、攻击、凶猛是强者的象征,但自然界的逻辑似乎并不如此,不然,缓慢、羸弱、渺小的蜗牛为何也能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下生生不息?
材料一:从汉唐开始,传统民俗中常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长寿、驱邪纳福的象征。
材料二:在文学作品中,猴形象的内涵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寄托了我们中国式英雄主义的情节,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爱憎分明、神通广大、降妖除魔。另一方面,它隐含了对世人丑态的贬低与嘲讽,是喻人醒世的活样板。如《猴子捡豆》的寓言故事,就讽刺了世人不切实际、因小失大的做法。
材料三:2月1日,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以“大圣归来”为主题的猴年生肖展。此次展览汇集了43件首都博物馆的藏品及几幅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经典年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猴形象。展出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这已经是首都博物馆连续举办生肖文化展的第九个年头,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展览将持续到3月13日。
材料四:“嘻哈猴”是由华冠公司于2015年创作的卡通猴形象。它以张希和①老人的泥猴作品为原型,保留了泥猴造型中的大圆眼睛、大圆点鼻孔及微笑逗乐式的嘴型,又创造性地以头顶火焰、怀揣爱心、尾似祥云为形象,代表了热情、善良、快乐、幽默的性格特点。“嘻哈猴”有互联网用户喜欢的“萌”的特点,顺应了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的潮流。
【注释】①张希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70年痴迷泥塑艺术,被誉为“泥猴张”。
【材料一】
①回顾历史,残奥会始办于1960年,源于对残障人士推广的运动康复训练法。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残酷的战争让许多年轻人成为残障人士。他们因为无法适应新生活、难以重返社会,有的人甚至选择放弃生命。在英国的一家医院,一位来自德国的医生——路德维希·古特曼将体育运动引入脊柱损伤康复训练,给患者带来希望。
③四年之后,荷兰退役军人也开始加入该医院的残疾人运动会。该项比赛演变为国际性赛事,当时英国与荷兰两个国家的13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这就是第一届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此后成立了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轮椅运动联合会,该赛事每年定期举办。1960年9月,在罗马第17届夏季奥运会闭幕两周后,来自世界23个国家的4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在罗马举办的第九届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此后,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改为每4年一次,并与夏季奥运会在同年举办。1960年的这届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为第一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选自《环球时报》,有删改)
【材料二】
①为满足赛时残疾人服务需求,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组织编写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残疾人服务知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②《手册》共有四章。第一章以介绍基本理念为主,包括残奥运动及残疾人观、残疾分类、残疾人服务理念及无障碍设施等;第二章介绍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时应注意的礼仪、沟通技巧和服务技能;第三章结合赛会相关服务场景,分析残疾人特殊需求,并结合特定情况,提供创新思路;第四章介绍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各客户群中残疾人的主要类型和特殊需求,提供需重点关注的服务项目、服务水平和方式等内容。
③考虑到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客户群中包括一定数量的视力障碍残疾人,北京冬奥组委决定制作《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服务手册(盲文·大字)》,以方便残疾人获取信息,体现人文关怀,展现国家形象,留下独特的奥运和残奥遗产。
(选自《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发布残疾人服务知识手册》,有删改)
【材料三】
①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正面中心刻有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周围刻有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英文全称(Beijing 2022 Paralympic Winter Games)字样及金、银、铜的盲文。奖牌背面中心刻有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周围刻有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文全称(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字样。奖牌圆环上刻有13个点及运动的弧线。奖牌背面最外环镌刻获奖运动员的比赛项目名称。
②奖牌挂带采用传统桑蚕丝织造工艺,冰雪底纹上印有会徽、核心图形以及“Beijing 2022”字样等。挂带选用红色,与中国春节文化特色相契合,表达对运动员的节日祝福。奖牌盒则以大漆和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整个奖牌既突出中国文化特征,又符合“绿色办奥”和可持续性理念。
③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象征着第13届冬季奥林匹克残疾运动会上运动员如群星璀璨,创造精彩。体现了中国“天地合人心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同时,同心这个概念也与北京2008年金镶玉的形态和思想一脉相承,表现了“双奥之城”这个概念。
(选自《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有删改)
北斗,国之重器
①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成功发射,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系统组网完成。
②提到卫星导航,人们自然会想到GPS系统。GPS系统由美国研发,自1995年建成后,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既然GPS系统方便可用,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卫星导航系统属国之重器,只有拥有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长期、稳定、可靠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③目前,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功能大体相近,都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
④高精度的“太空灯塔”。相比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原子钟,提升了卫星性能,定位精度提升1至2倍,改善了用户体验。北斗三号可以为汽车导航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实现车道级的导航。换句话说,在北斗的帮助下,未来导航软件能准确地判断你的车是在中间车道,还是左转车道。北斗三号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精密测量测绘数据。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测量地震后建筑物的下沉变化,即便是几毫米,都逃不过北斗的法眼。
⑤更有效的搜救服务。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在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上搭载搜救载荷,为水上、陆地以及空中遇险目标提供定位和救援服务。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只能收到求救者向卫星发出的求救信息,至于求救信息是否发出,救援人员是否收到,求救者无从得知。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专门设计了反向链路,求救者不仅可以发出求救信息,还可以收到救援人员的反馈信息。这样大大增强了求救者的获救信心,从而提升了搜救成功率。
⑥独门绝技的“短报文”。与众不同的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附加了通信功能——短报文,具备在没有网络信号条件下的通信功能。在无人区、荒漠等地区,或在通信基站遭受地震、台风等破坏时,装有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仍能保证通信畅通。如今,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每次能发送汉字1200个,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丰富。北斗的一体化功能不仅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能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对北斗的这一功能,GPS之父帕金森教授盛赞道:“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
⑦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其实,北斗就在你我手中!卫星导航以芯片模式搭载在手机硬件里,只要拥有一台装有北斗芯片的手机,就可以收到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2020年一季度,国内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超过75%支持北斗定位。就连大家非常熟悉的共享单车,也大量使用了北斗定位系统。可以说,北斗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研发周期最长、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选文有删改)
古老的竹编艺术
①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竹文化的发源地,正如一位英国学者所说,东亚文明乃竹子文明。竹子挺拔清秀、枝叶婆娑、虚心劲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诵咏。宋代苏轼在《绿竹筠》中咏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清代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许多咏竹佳作,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以竹子为原料,精制成各种类型的工艺品,这就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竹编艺术,其独特的构思、精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堪称世界一绝。竹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儿女辛勤劳作的结晶。
③早在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竹来编织器具。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底部,发现过印有席子的花纹。由于竹材容易腐烂,故无法得到这些竹编织物的原始样本。在浙江湖州钱山漾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出土了大量的竹编,距今约4700 年。可以推断,当地是新石器时代竹编的重要生产地区。在出土的二百多件竹编样本中,品种非常多,有篓、篮、簸箕、谷箩、竹席以及渔业、养蚕和农业的各种用具。竹编大多数用刮光加工的篾条,编出人字纹、梅花眼、菱形格、十字纹等各种花纹。为了使竹器经久耐用,器物的体部用扁篾,边缘部分用“辫子口”。由此可见,原始人已在竹编实践中摸索出了实用美观相结合的制作原理,从而使竹编器具具有了工艺美。
④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向工艺方面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战国时期还出了一位致力于竹编技艺研究的人,他就是泰山。战国时期的楚国编织技法也已经十分发达,出土的有:竹席、竹帘、竹笥(即竹箱)、竹扇、竹篮、竹篓、竹筐等近百余件。
⑤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1980 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铜马车”底部铸有方格纹,据专家分析,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此外,竹编也被能工巧匠们制成孩子的玩具。灯节活动自唐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至宋代已经十分流行。一些达官贵人往往会请制灯艺人创制精致的花灯。其中一种就是以竹篾扎骨,在外围糊上丝绸或彩纸。有的还用竹丝编织作为装饰。龙灯起源于汉代,到宋代更为盛行。龙头、龙身大多以竹篾作内骨编制而成,龙身上的鳞片也往往用竹丝扎结。还有一种叫“竹马戏”的民间小戏,自隋唐起流传至今。戏的演出与马相关,如《昭君出塞》等,演员骑的马就是用竹子做成的。
⑥明代初期,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游街窜巷上门加工。竹席、竹篮、竹箱都是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尤其以竹编最为著名。益阳的水竹凉席创始于元末明初。明代中期,竹编的用途进一步扩大,编织越来越精巧,还和漆器等工艺结合起来,创制了不少上档次的竹编器皿。如珍藏书画的画盒、盛放首饰的小圆盒、安置食品的大圆盒等。“褐漆竹编圆盒”就是明代官宦人家使用的一种竹编圆盒。明清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竹编工艺得到全面发展。
⑦现代的竹编艺术,采取提花编织原理和多种不同的挑、压、破、拼等编织绝技。其中,竹编画通过虚实和明暗的变化,与名家书画奇妙结合,全用手工编织而成。竹编画清秀淡雅。神形酷肖,栩栩如生,立体感强。其精细效果和艺术神韵完全可与丝绸、刺绣相媲美。竹编画既保持了书法艺术和国画的神韵,又充分体现了传统竹编艺术的风格。
雾霾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①近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和大雾橙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有中到重度霾和大雾。相关媒体还报道受雾霾影响,首都机场航班大面积取消,截至11月5日19时,该机场计划执行航班1979架次,共取消510架次。
②那么到底什么是雾霾?它的成因以及危害又是什么?
③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
④关于雾霾的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汽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氨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⑤其次是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再次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⑥最后,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⑦那么雾霾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首先是诱发呼吸道疾病。其次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种细菌性疾病及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美国调查了2.5万名有心脏病或心脏不太好的人,发现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后,病人死亡率会比平时大大提高。最后,雾霾除了使人心情压抑烦躁外,也易引发交通事故。
⑧因此,雾霾天气,出门尽量戴口罩;进入室内必须做三件事:洗脸、漱口、清理鼻腔;雾霾天尽量不要开窗;多食梨、木耳、豆浆、蜂蜜、葡萄等清肺润肺食品。
小瓜子里的大学问
①吴越之地广为流传的《岁时歌》这样说道:“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种地下秧子,四月上坟烧锭子……”“嗑瓜子”何以位列诸事之首?
②中国人历来喜食瓜子,该传统不知始于何时,但明清时期已经非常流行。以明清小说为例,多有不同程度对瓜子的提及。《金瓶梅》中“瓜子”出现次数较多,《红楼梦》中第八回有黛玉嗑瓜子的描写。更多的文学作品如《谐铎》《歧路灯》《孽海花》等,均描写了嗑瓜子的习俗,反映嗑瓜子习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民国时期,丰子恺先生大篇幅详细地叙述了中国人嗑瓜子的习俗……丰子恺先生最痛恨用嗑瓜子来“消闲”“消磨岁月”,把嗑瓜子当成一种国民劣根性来批判。瓜子对国人的吸引力和在社会上的流行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④总之,明代以来,嗑瓜子的习俗已经是中国人共同的习俗,早已被中华民族的心理所认同。
⑤那么明代以来就已经流行的嗑瓜子习俗中的瓜子是何物?不难推测,必是西瓜子。也就是说,文献小说中描述的众多明清时期瓜子的历史与习俗,多指西瓜子。西瓜原产非洲,其记载最早见于《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二》:“自上京东去……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推测为 940 年以后由回纥人从中亚传入新疆或蒙古地区,再至内地。
⑥葵花子可以说是目前最流行的瓜子,今天如果单提及瓜子的话,多指葵花子。南瓜和向日葵都是美洲作物,起源于美洲,在 1492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才辗转传入中国,传入中国的时间应该是在16世纪上半叶,也就是晚明的嘉靖年间。
⑦南瓜子要比葵花子流行得早些。最早关于南瓜子售卖的记载来自《植物名实图考》。晚清以来,南瓜子可食的记载非常多,远超葵花子,较早的记载有咸丰《兴义府志》、同治《上海县志》等。
⑧最早记载向日葵大规模栽培的是民国《呼兰县志》:“葵花,子可食,有论亩种之者。”向日葵在清代也依然主要作为观赏性植物,开始规模栽培了,但清代自始至终,关于葵花子食用及售卖的记载并不多,偶有记载诸如“子生花中……香烈甚于瓜子”,可知“葵花子”和“瓜子”在清末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向日葵在方志中多归为“花属”“花类”等,其籽粒也应该是“花子”而不是“瓜子”。
⑨虽然葵花子和南瓜子也是瓜子中的一员,但是在社会上流行却是近代以来的事了。南瓜子大概从晚清时期开始流行,葵花子大概从民国时期开始流行。
⑩新中国成立之后,葵花子异军突起,或是因为好吃,或是因为好嗑,或是因为收获方便,葵花子后来居上,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休闲果品。瓜子界终于确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嗑瓜子竟然也能嗑出如此多的学问,怪不得中国人那么喜欢嗑瓜子呢。
明代流行嗑,晚清开始流行嗑,民国开始流行嗑,新中国成立后后来居上,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休闲果品。
消灭飓风,人能否胜天
尤溪
①狂风卷集着骤雨,铺天盖地地倾泻而下,刮倒了大树、掀翻了屋顶,河水决了堤、良田变了海,飓风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徒留满目疮痍。强飓风过境便是这般场景,那么肆虐,那么嚣张。
②而目前,飓风强度还有逐年增强的趋势,有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高水温是飓风生成的因素之一。数据测试显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全球范围内飓风的强度将会增强,风速将会增大,降水将会增多。到21世纪末,飓风强度平均将比现在增强2%~11%,另外,在一定范围内,海水表面温度每增加1℃,飓风风速将增强3%~5%。
③飓风宛如暴君,我们有没有可能阻止这位暴君施暴呢?其实,人们曾经尝试过多种手段来整治飓风。
④1947年,美国政府就尝试过消灭飓风。派遣飞机飞到正在形成的飓风上空,向飓风中投入180千克的碎干冰,理论上干冰升华会使海水表面温度降低从而减小飓风风速。当时的飞行员称,在投入干冰后,风暴确实发生了变化,虽然他们不能够确定是不是由干冰造成的。然而投放干冰后的飓风却直接转向,原本正在远离美国大陆的飓风却在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州登陆了,造成了巨大损失,美国政府还因此遭受了当地居民的控诉。这次失败为整治飓风蒙上了阴影。
⑤直到1963年,美国政府才再次进行尝试。这次是在飓风的风眼墙投入足量碘化银。投入碘化银的飓风风速确实减小了,但因为这个飓风本身就不够强,很难确定到底是碘化银促使风速减小还是飓风本身的变化结果。以同样方式进行的最后一次尝试是在1969年,实验后风速降低了30%,这似乎证明了这种方式是有效的。然而,实验耗费了巨资并且没能得到准确的结论,最后致力消灭飓风的项目宣告终止。
⑥既然外界的干预手段都会引起种种不良后果,那么是否可以让大海自己来完成任务呢?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搅动大海,让海面温度高的海水下沉,与深层的,冰冷的海水混合,降低海水表面温度,从源头直接遏制飓风的形成,这就是“索尔特水槽”的理念。
⑦“索尔特水槽”利用的是大海的波浪能,构造并不复杂。每个水槽像一把放进海里的大口朝上的大喇叭。这个喇叭由结实的塑料制成,朝上的一端,外圈直径10~100米不等。外沿由一圈充气的旧汽车轮胎排列捆绑在一起,就像一个救生圈一样把这把大喇叭口托出水面,形成一个高出海平面1米之上的大圆环。其下是大喇叭的管身,可伸至海平面下50~300米。当海浪涌动,上层温度较高的海水越过大喇叭口外沿涌入圆环内,使环内海水高于海平面,这些海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压,这样,温度高的海水就会源源不断进入大喇叭口,顺着大喇叭的管身流向海洋深处,同时把热量也带入海洋深处,从而降低了海洋表面温度。
⑧“索尔特水槽”运用的全是大自然自身的力量,如波浪能、重力、并且构造简单,部署方便,主要组成部分是废弃轮胎,经济划算,也容易维修保养。“索尔特水槽”在盐水池的实验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还有问题需要解决。海洋表面有波浪,内部也同样有波浪,称为内波。海洋内波蕴含的能量巨大,它有可能会冲击水槽,使水槽分崩离析。所以,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这项理念也许仍然只是理念。
⑨但是,消灭飓风是否真的有利于人类?飓风毕竟是区域性现象,给海水降温也是局部操作。抑制飓风的形成也许会使干旱地区的降水减少,或是影响全球气候的其他方面。最重要的是,飓风与全球大气循环和水循环密切相关。气象学家认为,飓风将赤道附近的大量能量带离赤道,如果将其扼杀,那么赤道附近会变得更热,而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将变得扑朔迷离。而且,令人担心的是,被遇制的飓风所积蓄的能量总有一天会爆发,而到那时我们未必能够承受得住。
⑩要想既能减小飓风的影响又能不影响气候,我们就需要找寻微妙的平衡点,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但这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①“SARS”病毒过后,人们一提到病毒就为之色变,可见病毒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多大的恐惧感。其实每种病毒只要我们真正了解了它,就会战胜它,病毒也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了。那么病毒究竟是什么?它的存在又是怎样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呢?
②病毒是一个小颗粒,这个小颗粒共有2层:外边一层是蛋白层,蛋白层里边裹着一层核酸分子,像把守大门的2个士兵,而且每个士兵的职责各有分工。蛋白层不但要保护病毒,还要选择病毒寄生的细胞,核酸分子则像一台计算机,把病毒繁殖后代的全部信息储存记录下来。
③那么,病毒这个小颗粒究竟是怎样生存的呢?原来,通过自然选择,病毒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新陈代谢方式。它先找一个其他的生物细胞,我们称之为“寄主”,进入寄主身体后它开始借用寄主的酶系统,为自己服务:先命令酶系统合成病毒需要的蛋白质和核酸;再命令寄主把合成的蛋白质和核酸改造成新的病毒颗粒;这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病毒把寄主分解消灭并一脚踢开,同时把数以千计的新造病毒放出来,这些病毒又按同样的方式不断扩大自已的队伍。
④为什么病毒一定要找一个寄主才能生活,它不能独立生存吗?答案是不能。因为生物存活于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新陈代谢终止的时候,生命也就结束了。新陈代谢是生物靠自身体内一系列酶的工作来完成的,一切能够独立生活的生物都有自己的一套酶系统,可是病毒没有,它只有去寻找一个新的生物细胞,再去依靠这个细胞的酶来进行新陈代谢。
⑤既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培养大量的病毒用来研究抗病毒的疫苗的呢?他们先把受过精的鸡蛋孵化5~10天,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把这个鸡蛋敲掉一小块蛋壳,再把需要的病毒从这个小孔送进鸡蛋里,用石蜡封好开口,继续孵化。这样就为病毒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大量的病毒就繁殖出来。预防天花、流感和其他一些病毒的疫苗就是通过这种鸡胚培养法生产出来的。
⑥因为病毒能够在许多生物的细胞内生存,所以我们可以按细胞的种类给病毒分类。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在细菌(一个细菌为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即吃细菌的病毒,叫噬菌体。
⑦经过统计,人类传染病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像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等甚至流感,这些人类常见病都是因为病毒张狂肆虐所造成的。
⑧在彻底地分析了病毒之后,我们知道避免病毒侵害首当其冲的是斩除病毒寄生的环境根源,让病毒真正地远离我们人类。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有删改)
用风洞“捕风捉影”
①在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天庭中的风神是风婆婆和巽(xùn)二郎。他们有一个大口袋,口袋打开后就能起风,口袋收住风就停了。研究流体力学的科学家也有这样一个“口袋”,并且功能更加强大:它能制造风,能研究风中的飞行器,还能帮助运动员逆风飞扬。这个能“捕风捉影”的“神器”就是风洞。
②风洞是现代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使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它是一种管道状的试验设备,可以人工控制风量与风速,用于测量空气流经物体时所产生的气动效应。它不但在航空航天业中起重要作用,还可以用于设计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甚至可以模拟测试舰船在水流中的状况、测量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的风压、控制火灾、规划城市等。
③为什么风洞的适用对象这样广泛呢?因为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都会涉及空气动力问题,而静止的物体由于风的作用,会产生空气动力问题。当这些问题对物体产生较大影响时,就必须做风洞试验。
④风洞试验的优点有很多。首先,它符合科学。依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风洞测试的数据适用于试验对象在真实状态下的相关情况。比如,设计师在设计飞行器时,可以参考在飞行器不动而空气动的状态下风洞试验的数据。其次,它成本低。比如美国在设计建造第一代航天飞机时,历经约十万小时的风洞试验,如果在大气层中进行相关实验,成本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再次,它可控性强。因为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所以科学家可以根据试验对象确定风洞空间的大小、风速的快慢,可以模拟试验对象在高温、低温等状态下的化学反应,可以利用烟幕和激光灯来模拟气流等。最后,它可重复性高。科学家能在试验中准确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调整试验的环境和步骤。风洞便于开展科学试验,就像摄影棚便于影视剧拍摄一样,难怪它颇受科学家的重视。
⑤怎样进行风洞试验呢?以飞行器为例,首先,将飞行器的缩尺模型或实物放置于风洞中,使其保持静止状态;然后,人工制造气流,模拟实际飞行时飞行器的各种情况;接着,利用高灵敏仪器测试飞行器各部位的受力情况,记录其表面与周围空气的流动状况;最后,科学家根据试验结果为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给出建议,或者调整相关数据进一步测试。
⑤冬奥会上有些竞速类运动员也会使用风洞进行训练。在这些项目中,毫秒之差决定胜负,只有保持空气阻力最小的动作,才能领先于对手,所以需要借助特制的风洞确定比赛时的最佳姿势与动作。2020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与航天部门合作,建成了两个体育风洞。体育风洞不但具备安全性和人性化特点,而且可以拍摄、存储画面,记录运动员的姿势、重心变化等数据,为训练提供参考。
⑥唐代诗人王勃说风“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但在科学家眼中,风“来去不再无踪迹,动息依然如有情”。
(文/孙伟敬,选自《知识窗》,略有改动)
汉字之美
马莜琛
①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它有一种独特的美。汉字之美,美在它的神秘的面纱,美在它华美的外形与其中凝聚的精神气韵。
②汉字的笔画虽简单,却有自己独特的韵味。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它们的生机勃勃、迥然不同。同一个字,不同的书法家来写,面貌定然各不相同,有的翩若惊鸿,有的矫若游龙,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精彩的画面。不同的汉字也会给人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使我们的心也随之跃动。一个“日”字,让人感觉到太阳的温暖,一个“月”字,让人感受到月光的柔和。一个“喜”字,让人不自觉地咧开嘴巴,喜上眉梢;一个“衰”字则令人眉头一皱,轻轻叹息。这何尝不是汉字的独特之美呢?
③汉字的神秘在于其历史的奥妙。是谁创造了汉字?又是怎样的机遇创造了汉字?外形华美是《大学》中讲的“外王”,其每一个笔画的书写,都讲究起笔——行笔——收笔的法度,都讲究笔画的圆润,都讲究因物象形。一个简单的“三”,第一画表示“天”,第三画表示“地”,第二画表示“人”,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人生天地间”,就这样,汉字巧妙地连接了自然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而精神气韵就是《大学》的内圣,每个字都是一首诗,譬如“木”字,其竖表坚守,其横意发展,而撇捺两笔则是向外拓展,这不正是读书人对读书的态度吗?
④汉字拥有悠久的历史,持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美的。目光纵向追溯至千百年前,文字产生了,而它是以甲骨文的形式,这是一种刻于甲骨与铜器的文字,在当时这种文字与陶器的花纹是相互契合的。因此,汉字之美就体现出来了。后来,几百年以后,金文诞生。商代金文多为象形文字或以象形文字合成的会意字,它们像一幅幅图画,有的浑厚奔放,有的成团块状。在近代,篆书向我们缓缓而来,它将金文简化,又不失图画风格——圆润是它的特点。后来,隶书渐成时代趋势,其间架严谨,方正平直,浑厚刚劲,豪迈奔放。
⑤汉字的外形是美的。说起来,不得不提书法。古代文人底蕴深厚,提笔落笔,墨色便在纸上浮现。一笔墨,分隔了阴阳,分隔了虚实。笔法时而轻快,时而疾徐,汉字的深厚刚劲便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世界文字之林中,汉字是丰富的书法瑰宝,也是中国五千年古老文化的结晶,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力量。
⑥汉字的精神也是美的。汉字向来追求尽善尽美,所谓“善”,是人心之善,“美”,是自然之美。因此,书法的第一笔往往能决定整个艺术境界,黑或白,虚或实……下笔时,万物蕴含其中,时间便是永恒。这种忘我的精神也是有限度的,“虚则歧,满则溢,兴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它超越了政治上的束缚,摆脱了权力上的枷锁,升华为精神上永不衰败的财富。
⑦汉字之美,美在我们义无反顾的与世界撞击而守住文化,美在拥有真正的中国魂。也许,众多人提笔忘字,纵使汉字经历过这样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依旧散发着动人光芒的美。想想伏尔泰的话:耕种自己的园地,不要急于膨胀自己。当我们用真正的中国心坚守起这个大国,我们才有勇气不忘初心,慎终如始。
无现金社会现实吗?
张田勘
①放眼全球,无现金的电子支付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技术改变生活的一种趋势,也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模式。但是,无现金社会是否能成为现实?
②无现金社会的两种技术催生的信息文明不但可以促成无现金社会的到来,而且将从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约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代替,其中金融行业就首当其冲,因为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简捷,能节省大量人力。仅仅是在节省劳动力上,实现无现金社会就有最大的理由。
③电子支付其实是弱人工智能的体现,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手机银行正大行其道,每个银行只要有一款通用软件,就可以让手机使用者无须现金即可完成日常的所有消费和交易。手机银行软件的功能相当于一个个人电子银行,包括个人开户、个人贷款、转账汇款等19大类100余项个人非现金业务,用户可根据需求,按照提示操作。
④这些不用现金的金融业务,在方便公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节省了金融业的劳动力。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工行、农行、建行减少柜员近6万人,而且在过去4年,33家大中型银行减员超过32万人,占全国银行业全体从业者的近1/10。在这些减掉的人员中,大部分是过去银行中传统的柜台操作员。
⑤金融业另一个需要较强的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领域是股票证券交易。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提供的信息是,在2000年顶峰时期,高盛在总部的现金股票交易柜台雇用了600名交易员,但今天只需两名交易员就可以照管所有柜台。其实,股票交易最能体现从有纸化到无纸化,从过去交易市场的万头攒动、人声鼎沸到今天交易市场的缩小,电子交易快捷安静运行,都依赖的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
⑥今天,中国人的无现金支付主要依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95%的网友选择这两种电子支付方式。现在,支付宝有超过4.5亿实名用户,排名无现金支付第一位;其次是微信支付,用户达4亿。采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金融交易和流通,当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益处和方便。
⑦无现金社会能节纳社会资源,降低成本。货币作为交换的等价物,其本身也需要材料和制作,无论是古代的金位、银位、铜板,还是今日的硬币和纸币,都需要资源、材料、制作手段及技术。如果实现无现金社会,则印制钞票的成本和资源就会大大节约。
⑧无现金社会还能减少疾病传播。纸币上的微生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繁杂,包括细茵、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有上百种。钞票上的细菌是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
⑨此外,没有现金的社会让那些抢劫现金的不法分子无从下手,相应的犯罪将消除。而且,无现金社会还能杜绝假币坑人的事情发生。
⑩当然,电子支付也存在很多问题。电子支付并非对所有人都是便捷的,例如,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老人,等等。即便是基本可以实现无现金的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无现金社会可能让老年人感觉自己被排除在社会体系之外。
⑪当然,电子支付在解决现金遗失、被抢盗等安全问题之外,又产生了另一方面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和流通的安全常常遭遇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为的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支付和流通遭受很大损失,并且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电子金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支付和流通。例如,在灾害发生时(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人为灾害如战争),光纤和终端设施遭到破坏,电子支付就会陷入瘫痪,一个社会的正常生活也随之瘫痪。同样,黑客攻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即便这样的事情很极端,也可能多年不遇,但是从安全的角度,即从信息技术确保安全和灾难控制与救援的思维来看,人类也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系统,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消钞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故宫里最冷的地方是冷宫吗
①要说故宫里最冷的地方,很多人都会想到冷宫,冷宫带一“冷”字,不仅是环境冷,还让人心冷。影视剧中的“冷宫”大多被刻画得环境恶劣,杂草丛生,而且里面住了很多发疯的“弃妃”,其实故宫里并没有一个专门叫“冷宫”的宫殿,它在正式的文献档案中很少出现。
②既然冷宫不存在,那么故宫里最冷的地方到底在哪儿呢?我觉得,应该是隆宗门外的几座不起眼的灰房子。之所以说它们最冷,是因为这几间房子的温度常年在零摄氏度以下,无论外面多么热,只要一走进去,立马就冻得发抖。它们就是故宫的冰窖。
③故宫现存四座皇家冰窖,为乾隆时期建造,其作用就是藏冰。在那个没有冰箱的时代,冰窖完全成了皇帝的专用冰箱,它的储冰方式也很特别,不用电,纯天然,无污染。
④首先,整个冰窖做成一个半地下的拱券式结构。这样可以利用地下温度的恒定来保持室内温度的恒定。
⑤其次,冰窖整体用砖石砌筑而成,其内部长约11米、宽约6米,地面铺有大块的条石 , 为了更好地起到隔离室外高温的作用,冰窖的墙体大都被做得很厚,有2米左右。另外,冰窖地面的每个角上还留有沟眼,这样有利于融化后的冰水及时排到冰窖外,保持窖内干燥。
⑥最后,要重点说说冰窖的“地板”,据故宫专家介绍,冰窖地面铺的石材是豆渣石(又名“麦饭石”)。这种石材现在被用来做炒锅,据说健康无毒还不粘。麦饭石有净化水质的功能,当冰水融化后,地面的豆渣石可以将水中的杂质等有害物质吸附、分解,防止水腐败。
⑦关于冰窖放冰,《大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记载,“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所以大概是每个冰窖放5000块冰,据说每块冰都有严格的尺寸要求,大约0.5米见方,码放时由专人由里到外,由下到上,严丝合缝地垒满整个冰窖,之后便封闭窖门,这样做也有利于冰窖的保温。这些冰直到次年夏天才取用,供冰时间一般是从旧历五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结束。
⑧如今的冰窖早已失去了昔日藏冰的功能,它被改作餐厅,也成了故宫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①在那个没有冰箱的时代,冰窖完全成了皇帝的专用冰箱。( )
②其内部长约11米、宽约6米,地面铺有大块的条石。 ( )
植物的“爱恨情仇”
①并不是人类和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当然这种“爱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现,而是体现在生长状况上:有的植物能和睦相处,有的则是“冤家对头”。
②科学家经过实践证明: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以驱赶对方的害虫;大豆喜欢与蓖麻相处,蓖麻散发岀的气味使危害大豆的金龟子望而生畏;玉米和豌豆同种,两者生长健壮,相互得益;葡萄园里种上紫萝兰,能使结岀的葡萄甜味浓;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把它们种在一起,能促使花繁叶茂;旱金莲单独种植时,花期只有一天,但如果让它与柏树为伴,花期可延长三至四天;在月季花的盆土中种几棵大蒜或韭菜,能防止月季得白粉病。英国科学家用根、茎、叶都散发化学物质的莲线草与萝卜混种,半个月内就长出了大萝卜。
③相反,有一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彼此水火不容。如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因为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郁金香和勿忘草、丁香花、紫萝兰都不能生长在一起,否则互不相让;小麦、玉米、向日葵这些植物不能和白花草、木樨生长在一起,不然会使它们一无所获;另外,黄瓜和蕃茄,荞麦和玉米,高粱和芝麻等,也都不能在一起。
④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生物化学群落学。科学家认为,这门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合理布置农作物种植。在栽培植物时,应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同住,以免同室操戈 , 两败俱伤。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抽象”概念的边界正在不断被人类开垦:我们创造了各种以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为载体的虚拟空间,如社交网络、视频会议、虚拟3D世界、增强现实应用等。现在,元宇宙的出现正在为社会注入全新的想象力,其与教育行业相结合的可能性,会给学生、教师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何种全新图景?
【材料一:从虚拟校园到“元校园”】
虚拟校园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普遍推广,已经有30多所高校加入到虚拟校园的建设队伍中。纽约大学在2015年便开发了3D虚拟校园相关应用,其允许用户通过AR浏览虚拟的纽约大学校园全貌。2020年,这所全球顶尖学府还给身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毕业生们办了一场VR线上毕业典礼。无独有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百名学生组成了团队,建立了虚拟的伯克利校园,还原了学校的每一个场景。在毕业季,该校的学生同样可以创建角色并参加毕业典礼。
“元校园”是一种元宇宙与教育行业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未来很有可能逐渐成为现实,能允许学生、教师通过佩戴VR眼镜等设备进入虚拟空间进行原本只能在线下完成的一系列课堂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教师的线上日常教育活动将一方面形成良好闭环,自成体系;另一方面则能与线下教学形成交叉,二者互补互融。
我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认为,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极大发展和高阶形式,标志着人类进入数字文明、信息文明的起步阶段。
【材料二:有望破局传统教育】
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认为:“过去学习是为了创造,现在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而元宇宙可以打破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边界,实现传统教育模式的升级和教学资源的平衡,最终让终生学习、跨学科学习、循环学习以及人机互相学习成为可能。”
教育融合已被认为是元宇宙最重要、最可行的应用场景之一。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表示,元宇宙所营造的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学习场景以及高度交互性的学习方式将很大程度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热情。例如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性、演示性较强的学科中应用元宇宙,通过构建拟真教学环境,催生虚拟备课、虚拟授课、虚拟考试等教育教学新方法,能够给这些学科带来更大想象空间。在她看来,虚拟人技术的开发正在推动虚拟教师的诞生,从而提升陪伴式学习的质量,弥补在线学习互动的情感缺失。高度仿真的人互动式学习、陪伴式学习可能成为教育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材料三:元宇宙应用到教育领域的困境】
任何新兴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机遇和挑战都是并存的。
在大量算法的加持之下,元宇宙所产生的新型视觉场景,会让更多的人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尤其对于学生而言,更是巨大的挑战。如何维系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正面互动关系,不沉迷于虚拟空间的新奇与美好,自觉抵御数字成瘾问题,是对使用者的考验,也是家长对于学生使用“元课堂”进行学习最担忧的问题。
伴随元宇宙应用场景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未来各种类型的问题可能层出不穷,只有在法律的保驾护航下,元宇宙产业才能培育壮大和平稳运行。因此,要在保障元宇宙领域创新活力的前提下,及时跟进和完善数据、算法、平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前瞻性的科学立法,提前思考如何防范和解决元宇宙发展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但目前,针对这元宇宙这一新兴产业的相关立法还远远不够。
【链接材料一】
元宇宙的六大核心技术是区块链、交互(VR/AR/MR)、人工智能、网络计算和物联网(5G),上述技术并非最新推出的技术,也暂未达到能够支撑元宇宙落地的地步。元宇宙无法实现对心灵感受的表达,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真实体验,成为困扰技术人员的难题。
【链接材料二】
有的家长建议,元宇宙要进一步完善应用模式。虚拟世界里充斥着大量不适宜青少年浏览的信息,因此技术人员能否进一步开发出“青少年防沉迷模式”。该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