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表示电极电位曲线;…表示pH曲线)
[已知:①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也发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②亚磷酸是二元弱酸,其电离常数分别是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图-1,乙醇氧化过程中存在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的化学式为。
②由图-2,随温度升高,x(CO)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且峰值更高,其可能的原因是。
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随pH增大分解率增大的原因是。
完成并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i.①→②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变化是。
ii.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点③所示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 。
iii.在②点所示溶液中,用“>、<或 =”判断下列关系:
V1 40 mL;c(Cl-) c(ClO-) +c(HClO)。
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
b.AB线上任意点的溶液均显中性
c.B点溶液的pH=6,显酸性
d.图中温度T1>T2
①盛装0.2000 mol/L盐酸标准液应该用式滴定管。
②终点判断方法:。
③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待测液体积(mL)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实验序号 | 待测液体积(mL) |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60 | 20.70 |
2 | 20.00 | 6.00 | 25.90 |
3 | 20.00 | 0.40 | 23.20 |
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④若滴定时锥形瓶未干燥,则测定结果;(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根据下表所列三种溶液在25℃时的相关数据,按要求填空:
溶液 | 物质的量浓度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 |
(Ⅰ) | 3 | ||
(Ⅱ) | 6 | / | |
(Ⅲ) | 1 | / |
如下图是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示意图,饱和氯化钠溶液从a口进入,溶液从(填b或d)口导出,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程式为。
①CH3COOH②NaOH③NH3•H2O④H2SO4⑤CH3COONa
①的电离方程式是。
②25℃时,的(列出数学表达式)
a.
b.
c.
①A点表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A,B,C,D点表示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最大的是 (填字母)
已知: ,
,
请写出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e | |||
汽化热 | 548 | 1369 | 105 |
汽化热特别大的原因是。
元素 | 电离能 | |||||
… | ||||||
R | 740 | 1500 | 7700 | 10500 | 13630 | … |
关于元素R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①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②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③R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价
④R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已知:反应前后,溶液的比热容均近似为、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 , 忽略溶液体积、质量变化和金属吸收的热量。则反应放出的热量Q=J。
|
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点;溶液碱性最强的是点;和的乘积最小的是点。
① ② ③ ④
①滴加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C
b.B点溶液中微粒浓度满足:
c.D点溶液微粒浓度满足:
T/℃ | 0[ | 10 | 20 | 25 | 40 | 50 | 90 | 100 |
Kw/10-14 | 0.134 | 0.292 | 0.681 | 1.01 | 2.92 | 5.47 | 38.0 | 55.0 |
由此推出:水的电离过程是过程(填“吸热”或者“放热”),随着温度的升高,Kw的值(填“增大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