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高考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基础复习:02 春秋战...

更新时间:2023-09-09 浏览次数:425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三下·腾冲月考) 东周时期,列国之间的纷争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对于大诸侯国争相借“天子”的名义,通过“会盟”等方式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的行为,历史上一般将其称为( )
    A . 争霸 B . 兼并 C . 和戎 D . 禅让
  • 2. 先秦一位思想家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该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墨子 D . 韩非
  • 3. (2024高三下·湖南模拟) 韩非子指出:“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由此可见,他强调(   )
    A . 教化百姓尤为重要 B . “法术势”的一体性 C . 以法律来笼络民心 D . 必须适时变革法令
  • 4. (2023·淮北二模)  平王东迁后,认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时人却称颂“齐、晋亦唯天所授”,吴越也“唯天所授”等。这表明当时( )
    A . 天命观念开始发生改变 B . 周王室统治合法性受到质疑 C . 争霸战争导致礼崩乐坏 D . 多个政治权力中心同步出现
  • 5. (2023·浙江模拟) 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指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主张( )
    A . 隆礼重法 B . 以法治国 C . 恢复礼乐 D . 为政以德
  • 6. (2023高三下·古城月考) 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可以表述为(   )
    A . 公元前8世纪上半期 B . 公元前8世纪下半期 C . 公元前7世纪上半期 D . 公元前7世纪下半期
  • 7.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哲学史时,将一位战国名士标榜为“理想主义者”,称他极力鼓吹人性的美好,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下列言论中最可能出自该名士的是(   )
    A . 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 B .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 .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D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 8. (2023·沈阳模拟) 据考古发现统计,春秋时期的简牍较为罕见。到战国时期,不仅数量繁多,而且内容丰富多彩,从最普通的随葬遣策到地理天文、经济社会、法律政治、思想文化都有所涉及。这种变化折射出(   )
    A . 社会转型的加剧 B . 百家争鸣的盛况 C . 书写材质的变革 D . 铁犁牛耕的普及
  • 9. (2022·哈尔滨三模) 《荀子•王政》有言“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据此可知当时( )
    A . 具有民本思想 B . 实现四民平等 C . 建立君主专制 D . 人民管理国家
  • 10. (2024高二下·湛江月考) 春秋时期,出奔是一项有准备、有选择、有退路的政治出行。据统计,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的出 奔中,春秋前期是国君、公子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 B . 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 C . 政治权力下移现象明显 D . 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
  • 11. (2023高一下·新余期末) 春秋时期,“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战国中后期,“弑君”“出君“现象已较为罕见。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国家的政制逐步转型 B . 诸侯争霸格局稳定 C . 宗法分封制走向强化 D . 礼乐制度得以恢复
  • 12. (2023高三下·米东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种类丰富。齐、燕主要用刀形钱币,韩、赵、魏三国用的货币似布,楚国用小方块的金币作为主币。这一现象(   )
    A . 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B . 加剧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C . 造成各国经济发展失衡 D .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 13. 下图为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天下之道》,所圈字样为“天下之守者,民心是守”,以下诸子思想主张中,与图片内容反映一致的是(    )

    A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 .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C . 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 D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 14. (2023·淮南一模) 下图为出土于安徽淮南的青铜器鄂君启金节,该金节是公元前323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封地约在今湖北鄂城一带)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金节上的铭文规定了免征数额、运输范围、年限时效以及禁运物资等。这可以反映出当时(   )

    A . 楚王与鄂君启的政治经济关系依然严格 B .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C . 江淮流域已出现大规模长途贩运贸易 D . 青铜铭文成为最早的成熟汉字
  • 15. (2023高一上·重庆市月考) 《诗经》中描绘的贵族和平民女子,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娴雅淑女形象。“楚辞”中描绘的女子多含有“美人迟暮”“香草美人”的理想化政治意象。据此可知,《诗经》和“楚辞”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 植根于礼制传统 B . 蕴含着人文精神 C . 体现了平等意识 D . 彰显出士人风骨
  • 16. (2023·辽宁模拟) 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国令尹子期请求楚平王出兵讨伐吴国,“王弗许,日:‘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修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这反映( )
    A . 民本思想源远流长 B . 当政者注重个人品格养成 C . 天命观念逐渐弱化 D . 军事思想蕴含着理性色彩
  • 17. (2023·亳州模拟)  苏秦这样描绘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而扬。”可见(       )
    A . 齐国交通发达尽享地理优势 B . 临淄是中原地区的经济中心 C . 战国时期生产力在继续发展 D . 管仲改革带来了城市的繁荣
  • 18. (2023高二下·湛江期末) 1984年,在大连凤鸣岛陡峭的半山坡上发现了战国时期的货币窖藏,货币不分类别混杂放置,有刀币、布币、圆钱三种,总计2415枚。考古发现,藏币者没有深挖窖坑,只是将货币放入砾石中,盖上一大石板,再用砾石堆砌周围。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   )
    A . 秦国与楚国战争频仍 B . 尊富崇利蔚然成风 C . 区域间经济联系密切 D . 货币兑换状况混乱
  • 19. (2023·黑山模拟) 春秋时,齐桓公在“尊王攘夷”旗帜下救卫存燕,晋文公取得城濮之战的胜利,但二人仍需邀请周王室派出使者参与会盟,方能正式成为当时天下的霸主。这…情况说明了(   )
    A . 周王室对于各诸侯国还具有很强的控制力 B . 齐、晋与周王室同宗同源,需要王室支持 C . 军事上的成功不足以支撑齐晋的霸主地位 D . 天下共主的政治理念依然有一定影响
  • 20. (2023·宝鸡模拟) 齐桓公重用管仲,晋惠公及晋文公重用宦者履鞮,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这反映出,春秋霸主(   )
    A . 扩充人力财力 B . 摆脱宗法束缚 C . 推动统一进程 D . 权力渐趋集中
  • 21. (2023·浙江模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千耦其耘”的劳动场面逐渐减少,一家一户的小农户个体经营生产成为可能。推动农业家庭劳作方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铁犁牛耕逐步推广    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

    ③变革国家上层建筑    ④农民参与坞堡生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2. 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各国掀起了变法革新的潮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对推动社会转型起根本作用的是(    )
    A .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B . “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C .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D .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 23. (2023·长海模拟) 《春秋左传》载:“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夜,郑伯使祭足(人名)劳(慰问)王,且问左右。”这表明(   )
    A . 周王与诸侯矛盾不可调和 B . 周朝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 . 周天子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D . 分封制的根基逐渐瓦解
  • 24. (2024高一下·丰城月考) 如表是两则取自《商君书》的材料。这反映了当时秦国(   )

    《画策》

    “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不打胜仗),无(勿)返’”

    《赏刑》

    “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A . 整体国家实力远超东方六国 B . 军队的战斗力及国家动员能力强大 C . 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 D . 国家政策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和行为
  • 25. (2023·广东模拟) 下表所示为孟子和墨子所讲的“义”的相关解释。据此可知,二者都(   )

    人物

    相关解释

    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认为“义”所代表的道德价值高于自己的自然生命

    墨子

    “天志"有如轮人之规,匠人之矩,而“义果自天出矣”。认为“义”是衡量天下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

    A . 推崇“义”的价值 B . 以"义"划分社会等级 C . 主张以"义"谋利 D . 将“义”作为人的美德
  • 26. (2023·自贡一模) 西周至春秋时期,“公”主要指国君、祖宗,“私”主要指卿大夫,“公”“私”的价值色彩不浓;到战国时期,“公”则主要指国君和朝廷,以及公平、公正之义,“私”则主要指百官和普通民众,以及私心、私欲等。“公”“私”的指向和价值内涵的变化反映了(   )
    A . 儒家观念影响增大 B . 汉字含义日渐丰富 C . 君主专制逐渐确立 D . 宗法分封日趋瓦解
  • 27. (2023·日照一模) 据下图可知,春秋时期(    )

    A . 诸侯国封建化程度存在差异 B . 世卿贵族强力推进社会变革 C . 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D . 社会流动冲击传统政治秩序
  • 28.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春秋时期,霸主往往打着“尊王”的旗号举行会盟。如鲁昭公二十五年的黄父之会,晋国的赵简子就“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鲁昭公三十二年的狄泉之盟,任务是“城成周”,即屏卫周王室。据此可知,春秋会盟(   )
    A . 延缓了周王室衰微的过程 B . 成为诸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 C . 加强了天子对诸侯的控制 D . 反映了诸侯兼并战争的激烈
  • 29. (2023·济南一模)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老子曰:“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两人的主张都强调(   )
    A . 维护奴隶主统治 B . 健全礼与道的体系 C . 重视自身的修养 D . 恢复宗法分封体制
  • 30. (2023·葫芦岛二模)  商周时期“族众”是集体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国家财政的维持和民力的征发都严格依据以血缘为纽带的“族”为单位来实现,国家“不料民而知其多少”。春秋战国时期的赋税征发单位向以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转变。这说明了(  )
    A . 春秋战国政府人口管理难度加大 B . 统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关爱百姓 C . 分封宗法制的瓦解影响政府税收 D . 国家强化基层人口和经济的控制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23高二下·哈密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量地而立国,计利而蓄民,度人力而授事……利足以生民。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摘编整理自《荀子》 

    材料二 

    《国语》记载:“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音 zi,古代供祭祀的谷物)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人口)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财物增长)于是乎始,敦庬纯固(强大国力,庬,音 mang)于是乎成”。农家学派强调抓住农业生产的一些基本要素,即人力、气候、土壤和地形。为此他们经常劝告统治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得时之稼,其臭(音 xiu)香,其味甘,其气章,百日食之,耳目聪明,心意睿智,四位变强,凶气不入,身无苛殃”。

    ——摘编自唐任伍、孟娜 《先秦农家学派的民生观》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重农思想。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地位和民生角度分析先秦时期重视农业的理由。
  • 32. (2023·黄埔三模)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墨子提出“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他认为每个人在天面前都是平等的,都应享受天赋予人的各种物质生活,欲富贵而恶贫贱是人性之自然。墨子提出“亲戚则使之,无故富贵,面目美好则使之。”他抨击因血缘、门弟不同而造成的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主张君臣与平民平等。

    ——摘编自杨俊光《墨子新论》

    材料二: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人们大力宣扬墨学,此时墨学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儒学,成为当时思想界一大潮流。历史学家王桐龄在曾如此形容:“就目下形势而论,墨子学说之传播力,乃正如日出东方,光焰万丈,有普照全世界之观矣。”很多中国共产党人推崇墨子,例如陈独秀提出:“设若中国自秦汉以来,或墨教不废,或百家并立而竞进,则晚周即当欧洲之希腊,吾国历史必与已成者不同。”

    ——摘编自郑林华《<墨子>与中国共产党人》

    1. (1)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墨子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2. (2)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墨家思想在五四运动前后流行的原因。
  • 33. (2023·吉林三调)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在商鞅看来,战争既是保卫自己的手段,更是在混乱年代争霸的工具;而兴农则是为了积蓄战略物资以支援战争。在这里,征战、兼并、称霸乃至统一天下是目的,而重本抑末、发展耕织不过是服务战争的工具和手段而已。商鞅变法渗透着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为了鼓励耕织,商鞅采取了一系列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措施。这种把人口束缚在土地上,把人的消费限制在基本消费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长期看,是不利于生产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更严重的是,为了在全社会构建以农战为核心的激励体系,商鞅主张严厉控制舆论,严厉打击传统道德。他把礼乐、孝悌、诚信、仁义、非兵、羞战等视作危害国家的“虱害”,因而必须予以铲除。他执行愚民政策,并且实行连坐制度,使居民相互监视,导致整个国家人文道德水准显著下降。商鞅到秦国后,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引荐,数次与秦孝公谈话,在帝道、王道、霸道中,商鞅用霸道打动了秦孝公。秦孝公决定重用商鞅推行变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商鞅的博学与才华。

    ——张俊伟《商鞅变法: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商鞅变法。
  • 34. (2023·周至二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屈原,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生于公元前339年。屈原身处战国末期的楚国,其家世显赫,又“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得楚怀王的宠信,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主张革新政治,“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后受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诬陷,怀王“怒而疏屈平”。公元前304年,屈原离开郢都,漂泊汉北;五年后,被怀王召回郢都重新任用。公元前296年,屈原再被放逐江南。秦将白起率军攻下郢都后,屈原理想破灭,万念俱灰,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没有复兴楚国,但他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作了《楚辞》,创新了诗歌的形式,丰富了浪漫的精神气质,承继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厚实了象征性意象,也实现了中国诗歌由集体咏唱进入个人独创的跨越。司马迁对他毫不吝惜赞美之言:“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摘编自《浅论屈原的宗国情怀》等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屈原生活的时代特征。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的原因。
  • 35. (2023·陕西四模)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子产(?——前522),又字子美,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晋、秦争霸时,郑为晋、秦所争。今晋、楚争霸,又为晋、楚所争。国境屡为战场,自裹公以来几至年年有战事,故其大夫患之。子产参与郑国政务时,高士奇将此时郑国的时局概括为:“族大宠多,俗淫而侈,又介于晋、楚之间,疆场日骇,民生垫隘,未易以为治。”子产鉴于礼已经无法挽救,故征之于刑书,以法绳之。子产的立法“为民刑程,上下维辑”没有出现“乱狱滋丰,贿赂并行”之乱象。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摘编自姚晓盈《子产的治国理政思想及其践行》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子产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子产改革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