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Fe*+N2O=FeO※+N2
第二步:FeO*+CO=Fe*+CO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 0.6 | 0.9 | 1.0 | 1.7 | 2.6 |
密闭容器中,某温度(T)、某时刻(t)时,反应混合物中M、N、P,Q的浓度分别为 、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Hb(aq)+O2(g) HbO2(aq) ΔH1<0
②Hb(aq)+CO(g) HbCO(aq) ΔH2<0
③HbO2(aq)+CO(g) HbCO(aq)+O2(g) ΔH3<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0 | 5 | 10 | 20 | … |
| 0.0 | 8.96 | 15.68 | 22.40 | …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S(s)+O2(g)=SO2(g)△H=a kJ/mol;
②S(g)+O2(g)=SO2(g)△H=b kJ/mol;
对于a和b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2Na(s)+ O2(g)═Na2O(s)△H1=﹣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2(g)+A(l)═B(l)△H1
O2(g)+B(l)═A(l)+H2O2(l)△H2
其中A、B为有机物,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H2(g)+O2(g)═H2O2(l)的△H=0(填“>”或“=”)
a.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吸收ymol H2只需1molMHx
c.若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v(放氢)>v(吸氢)
已知: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
①电解一段时间后,c(OH﹣)降低的区域在(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②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其原因为.
③c(Na2FeO4)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2,任选M、N两点中的一点,分析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
方法I:热催化制备合成气:一定条件下用甲烷还原制备合成气。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 ||||
键能 | 745 | 414 | 1046 | 436 |
方法II:加氢备合成气:将原料气与按一定比例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a,同时伴随反应b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反应a:
反应b:
①过程Ⅰ发生的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过程中能量的主要转化形式为;
②上述转化过程中,△H1+△H20(填“>”“<”或“=”)。
①以NH3、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从图像分析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则决定生产尿素的总反应速率的步骤是第步反应(填“一”或“二”)。
化学键 | N-N | O=O | N≡N |
键能(kJ/mol) | 193 | 497 | 946 |
①物质的稳定性O2(g)N2(g)(填“>”“<”或“=”);
②若H2O(l)=H2O(g) △H=+44 kJ/mol,则N2H4(g)的燃烧热为;
③已知:N2(g)+2O2(g)=2NO2(g) △H=+68 kJ/mol,则N2H4(g)和NO2(g)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物质 | ||||
浓度 | 0.60 | 0.40 | 1.20 | 1.20 |
如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比较t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B.反应速率:
C.A、B、C的平衡常数大小:
D.在压强为下,反应经过5min达到B点的平衡状态,则
②D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①c点转化率比a点低的原因是。
②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转化为的平衡转化率的有。
A.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He
B.在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移出部分甲醇
C.保持反应容器的体积不变,平衡时再按照原投料比投入一定量的原料
D.选择催化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③维持温度足够长时间,则的转化率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①浓硫酸稀释②酸碱中和反应③炭在O2中燃烧④煅烧石灰石⑤C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水煤气⑥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⑦C还原CO2
已知:H2O(l)=H2O(g) △H=+44kJ•mol-1 , 则C2H4(g)+3O2(g)=2CO2(g)+2H2O(1),的△H=。
②键能是指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通过计算可得x=。
化学键 | C=C | C-H | O=O | C=O | O-H |
键能/(kJ•mol-1) | x | 413 | 498 | 799 | 467 |
反应II:C2H6(g)+O2(g)=2CO2(g)+3H2O(1) △H2
反应III:C2H4(g)+3O2(g)=2CO2(g)+2H2O(1) △H3
则△H1+△H2△H3(填“<”“>”或“=”)。
反应的。
ⅰ. , ⅱ.。
①写出第ⅱ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锰基催化剂可用于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其中部分反应历程如图1。则反应的焓变为(列式用字母表示),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①EDTA在水溶液中总共有六级离解平衡,相当于六元酸。室温时其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系数随pH值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DTA在水溶液中有七种存在形式
B.室温时,的电离常数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的值增大
D.等浓度的和按体积比约1:9可配成pH≈0的缓冲溶液
②20℃时,测得EDTA溶液中与pH值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表示的平衡浓度,表示EDTA除外其它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已知EDTA与的络合反应为: , 。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回收水溶液中的Mn2+。数据表明,溶液中的存在会降低EDT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试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原因。化学上常用条件稳定常数来描述金属离子M2+与EDTA络合产物的稳定性,(已知 , 其中c(Y)表示EDTA所有存在形式的总浓度),现实验室通过将一定浓度的EDTA溶液与0.02mol/L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来模拟回收 , 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pH=4.2,mol/L,计算此时的条件稳定常数,溶液中剩余的“浓度为。
Ⅰ. △H=+124kJ·mol-1
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
C-H |
C-C |
C=C |
H-H |
键能/ KJ/mol |
412 |
348 |
X |
436 |
根据反应I的能量变化,计算X=。
Ⅱ. △H2>0
T℃时,向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乙苯(g)和2 mol Cl2(g)发生反应Ⅱ,乙苯(或Cl2)、 α-氯乙基苯(或HCl)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0—2 min内,以HCl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HCl)=。
②6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为,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
③10 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乙苯、1 mol Cl2、1 molα-氯乙基苯和1mol HCl,则此时该反应v正v逆(填“>”、“<”或“=” );若12 min时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则在0-12 min内,Cl2的转化率α=。(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是从电极㳘向电极(填“NiO”或“Pt”)。
③NiO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①比较大小:a处v正b处v逆(填“>”“<”或“=”)
②CO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的浓度与浓度均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和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请回答: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①
②设 , 反应1、2和3的y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线条b对应的是反应。
③一定压强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①一定温度下,反应后测得各组分的平衡压强(已知温度相同时气体压强之比等于浓度之比):、、和 , 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
②维持与题①相同的温度和总压,提高水蒸气的比例,使的平衡转化率提高到 , 则原料气中水蒸气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③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变换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A.反应温度愈高愈好 B.适当提高反应物压强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D.通入一定量的氮气
④以固体催化剂M催化变换反应,反应历程分两步完成,能量-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写出步骤Ⅱ的反应方程式。
步骤Ⅰ:;
步骤Ⅱ:
从图中可以看出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