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操作 | 现象 | 解释 |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 产生红色沉淀 | Fe3++3SCN-=Fe(SCN)3↓ |
B | 向由0.1molCrCl3•6H2O配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 | 产生0.2mol沉淀 | 已知Cr3+的配位数为6,则CrCl3•6H2O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r(H2O)6]Cl3 |
C | 向溶液K2Cr2O7溶液中先滴加3滴浓硫酸,再改加10滴浓NaOH | 溶液先橙色加深,后又变为黄色 | 溶液中存在Cr2O (橙色)+H2O 2CrO (黄色)+2H+ |
D | 向Cu(OH)2悬浊液中滴加氨水 | 沉淀溶解 | Cu(OH)2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重新电离成Cu2+和OH- |
回答下列问题:
|
||||
A.、、 B.、、
C.、、 D.、、
回答下列问题:
a.转移固液混合物b.关活塞 A c.开活塞 A d.确认抽干 e.加洗 涤剂洗涤
已知:①该实验中pH=3.2时,Fe3+完全沉淀;pH=8.5时,Mg2+开始沉淀。
②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1.0 H2SO4、1.0 NaOH、3%H2O2、MgCO3粉末、K3[Fe(CN)6]溶液。
I.准确称取1.8560g产品,溶于100.00mL0.5600 HCl,将所得溶液配成250. 00 mL溶液A;
II.取25.00mL溶液A,调节溶液pH=10,用0.1000 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Mg2+(离子方程式为 ),消耗EDTA标准溶液24.00mL;
III.另取25.00mL溶液A,用0.0800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20.00mL。计算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①气体F在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滤液1与滤液2成分相同,且只含单一溶质。
请回答:
组成X的非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
II.某同学用NaOH溶液同时吸收Cl2和SO2。经分析吸收液(强碱性)中存在Cl-和SO 。该同学认为溶液中还可能存在SO 、ClO- , 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同学的猜想:。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②在A中放入1.0g含杂质的样品(杂质不溶于水、盐酸,且不参与A中的反应),B中加入0.1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30mL,C中加入品红试液。
③通入氧气并加热,A中固体逐渐转变为红棕色。
④待固体完全转化后,取B中的溶液3mL于锥形瓶中,用0.1mol/L碘化钾溶液滴定。滴定共进行3次,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 /mL | 消耗碘化钾溶液体积 / 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
1 | 3.00 | 1.00 | 7.50 |
2 | 3.00 | 7.50 | 12.53 |
3 | 3.00 | 12.53 | 17.52 |
⑤取A中的残留固体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充分搅拌后过滤。
⑥往滤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出现沉淀。过滤后取滤渣灼烧,得0.32g固体。
已知:Mn2+离子在极稀溶液中近乎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a.配置碘化钾标准液时,定容操作俯视刻度线。
b.步骤④所用锥形瓶未干燥,残留有蒸馏水
c.滴定时,碘化钾溶液不小心滴到锥形瓶外一滴
d.步骤⑥灼烧滤渣不够充分
完成下列填空:
为成功制得碳酸亚铁,需依次进行如下操作,分析操作的目的:
操作 | 内容 | 目的 |
① | 实验开始时先打开K1、K3 , 关闭K2 |
|
② | 待B中反应即将结束时再打开K2 , 关闭K1、K3 |
|
反应温度/℃ |
60 |
70 |
80 |
90 |
钴的浸出率/% |
88 |
90.5 |
93 |
91 |
①准确称取4.220g样品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转移至容量瓶配制成100.00mL溶液A。
②量取25.00mL溶液A,用2.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共消耗KMnO4溶液15.25mL。反应如下(未配平): ③向②所得溶液加入Mn2+离子交换树脂,将Mn2+完全吸附后再滴加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灼烧,最终得固体0.2g。
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转化”过程中若条件控制不当,会发生H2O2氧化H2C2O4的副反应,写出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1:准确称取两份质量均为0.4910 g的草酸合铁酸钾样品。
步骤2:一份在N2氛围下保持110℃加热至恒重,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0.4370 g。
步骤3:另一份完全溶于水后,让其通过装有某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柱,发生反应:aRCl+[Fe(C2O4)b]a-=Ra[Fe(C2O4)b]+aCl- , 用蒸馏水冲洗交换柱,收集交换出的Cl- , 以K2CrO4为指示剂,用0.1500 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20.00 mL。
若步骤3中未用蒸馏水冲洗交换柱,则测得的样品中K+的物质的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①AgNO3标准溶液需要放在棕色的滴定管中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若滴定终点读数时滴定管下口悬挂了一滴液体,会使得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③用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的理由是。
装置A在整个实验中的作用是,如果没有6中的冰盐水,会使得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已知:CoC2O4• 2H2O 微溶于水,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且能与过量的 离子生成 而溶解。
①随n( ):n(Co2+) 比值的增加,钴的沉淀率又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②沉淀反应时间为10min,当温度高于50℃以上时,钴的沉淀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步骤1:配制0.5mol·L-1 MgSO4溶液和0.5mol·L-1 NH4HCO3溶液。
步骤2:用量筒量取500mL NH4HCO3溶液于1000mL三颈烧瓶中,开启搅拌器。温度控制在50℃。
步骤3:将250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min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到9.5。
步骤4:放置1h后,过滤,洗涤。
步骤5:在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 n=1~5)。
①步骤2控制温度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
②步骤3生成MgCO3·nH2O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步骤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称量1.000碳酸镁晶须,放入如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并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最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
③测得每7.8000g碳酸镁晶须产生标准状况下CO2为1.12L,则n值为。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消耗H2O2溶液体积/mL |
15.00 |
15.02 |
15.62 |
14.98 |
①H2O2溶液应装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出菱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已知:Ni3+的氧化性比稀HNO3强。
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①“氧化”得到Ce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证明CeO2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白钠镁矾3.340 g溶于水配成100.00 mL溶液A;
②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得BaSO4 1.165 g;
③另取25.00 mL溶液A,调节pH=10,用浓度为0.1000 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离子方程式为Mg2+ + H2Y2-=MgY2-+ 2H+),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5.00 mL。通过计算确定白钠镁矾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