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复杂化学式的确定

更新时间:2023-08-01 浏览次数:10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1·闵行模拟) 在硫酸铜晶体(CuSO4·nH2O)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操作中,导致n值偏小的是(    )
    A . 坩埚未干燥 B . 在空气中冷却 C . 加热过程中晶体爆溅 D . 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
  • 2. (2021·嘉定模拟) 硫酸铁溶液水解可以得到一系列具有净水作用的碱式硫酸铁(xFe2O3•ySO3•zH2O),为测定某碱式硫酸铁的组成,取5.130g样品溶于足量盐酸中,然后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5.825g,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固体1.600g,该样品的化学式为(  )

    A . Fe2O3•2SO3•7H2O B . 4Fe2O3•10SO3•25H2O C . 3Fe2O3•6SO3•20H2O D . 2Fe2O3•5SO3•17H2O
  • 3. (2021高二下·石家庄期末) A、B、C、D、E、F均为中学里常见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已知:A是不含结晶水的酸式盐,气体D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2.857 ,溶液E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A . A的化学式为 B . 固体B具有还原性,是常用的抗氧化剂 C . 气体D能使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 A,B,C,D,E,F均属于电解质
  • 4. (2019高二上·合肥期末) 测定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数目的方法是在空气中高温灼烧使其完全失去结晶水称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可以用灼烧法测定下列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数目的是( )
    A . Cu(NO3)2·3H2O B . FeCl3·6H2O C . KAl(SO4)2·12H2O D . FeSO4·7H2O
  • 5. (2020高二下·信阳期末) Co3+ 的八面体配合物为[CoCla(NH3)b]Clc , 若1mol该配合物与足量 AgNO3作用生成2 molAgCl沉淀,则a、b、c的值为(   )
    A . a=2,b=5,c=1 B . a=1,b=5,c=2 C . a=3,b=3,c=2 D . a=2,b=4,c=3
  • 6. (2020高二下·辽阳期末) 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并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如镧(La)镍(Ni)合金,它吸收氢气可结合成金属氢化物。某镧镍储氢合金晶胞结构如图,该材料中镧、镍、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

    A . 8:9:10 B . 1:5:6 C . 1:5:3 D . 1:5:5
  • 7. (2020高一下·永州期末) 在隔绝空气条件下,11.12g FeSO4· nH2O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373℃时恰好完全失去结晶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n=7 B . 100℃时,所得固体M的化学式为FeSO4·5H2O C . N生成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H2O FeSO4+H2O D . 将固体P加热至650℃,生成纯净固体Q的化学式为Fe2O3
  • 8. (2020高二下·仙桃期末)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现象→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

    A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产生红色沉淀

    Fe3++3SCN-=Fe(SCN)3

    B

    向由0.1molCrCl3•6H2O配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

    产生0.2mol沉淀

    已知Cr3+的配位数为6,则CrCl3•6H2O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r(H2O)6]Cl3

    C

    向溶液K2Cr2O7溶液中先滴加3滴浓硫酸,再改加10滴浓NaOH

    溶液先橙色加深,后又变为黄色

    溶液中存在Cr2O (橙色)+H2O 2CrO (黄色)+2H+

    D

    向Cu(OH)2悬浊液中滴加氨水

    沉淀溶解

    Cu(OH)2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重新电离成Cu2+和OH-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19高二下·吉林期末) 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a位置上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B . 铜在周期表中位于d区 C . 另一种的化学式为K2CuCl3 D . 该物质中存在配位键
  • 10. (2019高二下·吉林期末) Co(Ⅲ)的八面体配合物CoClm·nNH3 , 若1 mol配合物与AgNO3作用生成1 mol AgCl沉淀,则mn的值是( )
    A . m=1,n=5 B . m=4,n=5 C . m=5,n=1 D . m=3,n=4
  • 11. (2019高二下·吉林期末) 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团簇分子,其结构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 )

    A . ZXY3                     B . ZX2Y6 C . ZX4Y8 D . ZX8Y12
  • 12. (2019高二下·吉林期末) Co(Ⅲ)的八面体配合物CoClm·nNH3 , 若1 mol配合物与AgNO3作用生成1 mol AgCl沉淀,则mn的值是( )
    A . m=1,n=5 B . m=3,n=4 C . m=5,n=1 D . m=4,n=5
  • 13. (2019高一上·长春期末) 某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mol/L盐酸0.14L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使其中Fe2+全部转化为Fe3+。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   )        

    A .  Fe5O6 B . Fe3O4 C . Fe6O7 D . Fe5O7
  • 14. (2018高二下·西安期末) 下列关于丙烯(CH3—CH =CH2)的说法正确的(   )
    A . 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 B . 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 . 丙烯分子不存在非极性键 D . 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二、非选择题
  • 15. (2022·山东) 工业上以氟磷灰石[ , 含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磷酸和石膏,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酸解时有产生。氢氟酸与反应生成二元强酸 , 离子方程式为
    2. (2) 部分盐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精制Ⅰ中,按物质的量之比加入脱氟,充分反应后,;再分批加入一定量的 , 首先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是

       

    3. (3) 浓度(以计)在一定范围时,石膏存在形式与温度、浓度(以计)的关系如图甲所示。酸解后,在所得为45的混合体系中,石膏存在形式为(填化学式);洗涤时使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而不使用水,原因是,回收利用洗涤液X的操作单元是;一定温度下,石膏存在形式与溶液中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条件能实现酸解所得石膏结晶转化的是(填标号)。

      A. B.

      C. D.

  • 16. (2021·浙江) 固体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实验。

    其中,白色沉淀B能溶于NaOH溶液。请回答:

    1. (1) 白色固体C的化学式是,蓝色溶液D中含有的溶质是(用化学式表示)。
    2. (2) 化合物X的化学式是;化合物X的一价阴离子与CH4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写出该阴离子的电子式
    3. (3) 蓝色溶液A与 作用,生成一种气体,溶液蓝色褪去,同时生成易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设计实验验证该白色沉淀的组成元素

  • 17. (2019·全国Ⅰ卷) 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
    2. (2) 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温度保持80~95 ℃,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填标号)。

    3. (3) 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 , 理由是。分批加入H2O2 , 同时为了,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
    4. (4) 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
    5. (5) 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 ℃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
  • 18. 某萃铜余液主要含有Zn2+、Fe2+、Mn2+ . Cd2+ 等离子,从萃铜余液中回收金属和制备xZnCO3·yZn(OH)2·zH2O的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过硫酸钠(Na2S2O8)中s的化合价为+6,1 mol 中过氧键的数目为 ,向pH=1的萃铜余液中加入Na2S2O8进行“氧化除锰"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氧化除锰”过程中,Na2S2O8(填“能”或“不能”)用绿色氧化剂H2O2来代替。
    2. (2) 向“氧化除锰”后的余液中加入试剂X调节pH= 5.4使铁元素完全沉淀,试剂X的化学式为
    3. (3) “沉锌”时,应保持溶液pH在6.8~7.0之间,pH不能过低的原因是
    4. (4) “过滤”时,经常采用抽滤的方式加快过滤的速度。实验室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经过一系列操作完成抽滤和洗涤。请选择合适的编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补充完整(洗涤操作只需考虑一次):开抽气泵→a→b→d→→c→关抽气泵。

      a.转移固液混合物b.关活塞 A c.开活塞 A d.确认抽干 e.加洗 涤剂洗涤

    5. (5) 高温煅烧碱式碳酸锌[x ZnCO3·yZn(OH)2·zH2O]得到ZnO,取碱式碳酸锌3.41 g,在高温下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43g和标准状况下CO20.224L,则该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为
  • 19. (2021·南京模拟) 碱式硫酸镁晶须[化学式为 是一种无机阻燃材料,其一种制备流程如图:

    1. (1) “沉淀”是在50~60℃条件下进行,适合的加热方式为
    2. (2) “抽滤”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装置X的作用是

    3. (3) “洗涤”步骤中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4. (4) 以蛇纹石粉末(主要含MgO、FeO、Fe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实验所需的MgSO4溶液。请补充完整相应的实验方案:取一定量蛇纹石粉末,,得到MgSO4溶液。

      已知:①该实验中pH=3.2时,Fe3+完全沉淀;pH=8.5时,Mg2+开始沉淀。

      ②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1.0 H2SO4、1.0 NaOH、3%H2O2、MgCO3粉末、K3[Fe(CN)6]溶液。

    5. (5) 通过下列方法测定碱式硫酸镁晶须化学式:

      I.准确称取1.8560g产品,溶于100.00mL0.5600 HCl,将所得溶液配成250. 00 mL溶液A;

      II.取25.00mL溶液A,调节溶液pH=10,用0.1000 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Mg2+(离子方程式为 ),消耗EDTA标准溶液24.00mL;

      III.另取25.00mL溶液A,用0.0800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20.00mL。计算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 20. (2021·诸暨模拟)          
    1. (1) I.物质X是由4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兴趣小组对其开展探究实验。

      已知:①气体F在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滤液1与滤液2成分相同,且只含单一溶质。

      请回答:

      组成X的非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

    2. (2) 步骤I,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写出白色粉末B与NaOH溶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II.某同学用NaOH溶液同时吸收Cl2和SO2。经分析吸收液(强碱性)中存在Cl-和SO 。该同学认为溶液中还可能存在SO 、ClO- , 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同学的猜想:

  • 21. (2021·安徽模拟) 随着电动汽车的大量使用,废旧锂电池的再利用成为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某化工厂从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LiCoO2、炭黑及铝片)中回收锂、铝、钴的流程如图所示。

    1. (1) CoC2O4中钴元素化合价为,料渣1的成分是
    2. (2) 酸浸还原过程中,Na2SO3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还要防火防爆,原因是
    3. (3) 常温下,当pH=4.7时,溶液中沉淀完全(c(Al3+)≤10-5 mol/L),则Ksp[Al(OH)3]最大值为,以料渣2为原料制备Al的过程简述为
    4. (4) 磷酸二异辛酯必须具有的两种物理性质是,54.9 g CoC2O4·2H2O在空气中充分加热至330℃时,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为24.1 g,则得到X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 (2021·静安模拟) 科学界目前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假设的理论认为生命起源于约40亿年前古洋底的热液环境,那里普遍存在铁硫簇合物,可用FexSy表示。为研究某铁硫簇合物成分,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样品中铁、硫的含量。具体步骤为: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②在A中放入1.0g含杂质的样品(杂质不溶于水、盐酸,且不参与A中的反应),B中加入0.1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30mL,C中加入品红试液。

    ③通入氧气并加热,A中固体逐渐转变为红棕色。

    ④待固体完全转化后,取B中的溶液3mL于锥形瓶中,用0.1mol/L碘化钾溶液滴定。滴定共进行3次,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 /mL

    消耗碘化钾溶液体积 / 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3.00

    1.00

    7.50

    2

    3.00

    7.50

    12.53

    3

    3.00

    12.53

    17.52

    ⑤取A中的残留固体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充分搅拌后过滤。

    ⑥往滤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出现沉淀。过滤后取滤渣灼烧,得0.32g固体。

    已知:Mn2+离子在极稀溶液中近乎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C中品红试液的作用是。有同学认为,撤去装置C,对此实验没有影响。你的观点是(选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
    2. (2) 用碘化钾溶液滴定酸性高锰酸钾时,生成碘单质和锰离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无色的草酸(H2C2O4)溶液也可代替碘化钾进行滴定,反应方程式为:2KMnO₄ + 5H₂C₂O₄+ 3H₂SO₄ →K₂SO₄ + 2MnSO₄ + 10CO₂ + 8H₂O,判断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应当是
    3. (3) 为防止尾气污染,装置D中应加入溶液。
    4. (4) 根据上述实验所得数据,可确定该铁硫簇结构的化学式为
    5. (5) 下列操作,可能导致x:y的值偏大的是(填字母代号)

      a.配置碘化钾标准液时,定容操作俯视刻度线。

      b.步骤④所用锥形瓶未干燥,残留有蒸馏水

      c.滴定时,碘化钾溶液不小心滴到锥形瓶外一滴

      d.步骤⑥灼烧滤渣不够充分

  • 23. (2021·虹口模拟) 葡萄糖酸亚铁(C6H11O7)2Fe(M=446g·mol-1)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是常用的补铁剂。工业上制备葡萄糖酸亚铁的方法之一是用新制的碳酸亚铁与葡萄糖酸反应,其流程为:

    完成下列填空:

    1. (1) 反应Ⅰ的实验室模拟装置如图所示:

      为成功制得碳酸亚铁,需依次进行如下操作,分析操作的目的:

      操作

      内容

      目的

      实验开始时先打开K1、K3 , 关闭K2

      待B中反应即将结束时再打开K2 , 关闭K1、K3

    2. (2) 反应Ⅰ结束后将浊液过滤,洗涤。写出检验碳酸亚铁是否洗净的实验操作。
    3. (3)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葡萄糖酸用化学式表示)。
    4. (4) 反应Ⅱ结束后加入葡萄糖酸调节溶液pH至5.8左右再进行结晶,目的是。结晶时加入乙醇可以提高葡萄糖酸亚铁的析出率,原因是
    5. (5) 为测定(C6H11O7)2Fe·nH2O的结晶水数目,称取1.205 g晶体,在氢气流中加热至600℃使其完全分解,最终得到0.140 g铁单质。晶体中结晶水数目n =。若最终得到固体中含有少量Fe3+ , 则n的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4. (2021·黄山模拟) 2020年12月17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五号锂离子蓄电池选用了比能量更高的钴酸锂(LiCoO2)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钴是一种稀有的贵重金属,废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回收再生意义重大,钴酸锂回收再生流程如图:

    1. (1) 用H2SO4酸浸时,通常需添加30%的H2O2以提高浸出效率,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 , 浸出效率也很高。但工业上不使用盐酸,主要原因是会产生有毒、有污染的气体(填化学式)。
    3. (3) 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同反应时间,随着温度升高,含钴酸锂的固体滤渣在H2SO4和30%的H2O2混合液中的浸出率如下表所示,请分析80℃时钴的浸出率最大的原因:

      反应温度/℃

      60

      70

      80

      90

      钴的浸出率/%

      88

      90.5

      93

      91

    4. (4) 已知常温下草酸Ka1=5.6×10-2Ka2=1.5×10-4Ksp(CoC2O4)=4.0×10-6 , 求常温下Co2+与草酸反应生成CoC2O4沉淀的平衡常数K=
    5. (5) 高温下,在O2存在时,纯净的CoC2O4与Li2CO3再生为LiCoO2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在空气中煅烧CoC2O4生成钴的氧化物和CO2 , 若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的质量为3.615g,CO2的体积为2.016L(标准状况),则钴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5. (2020·徐州模拟) 亚铁氰化钾晶体化学式为:KxFey(CN)z•nH2O,俗称黄血盐,常用作食品抗结剂。一种用NaCN(N显-3价)废液制取黄血盐的主要工艺流程:

    1. (1) 实验室用绿矾固体配制FeSO4溶液时,应先,再用蒸馏水稀释。
    2. (2) “转化罐”中生成黄血盐晶体的反应类型为
    3. (3) 采用密封气流干燥取代在通风橱内干燥的原因是
    4. (4) 黄血盐的化学式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①准确称取4.220g样品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转移至容量瓶配制成100.00mL溶液A。

      ②量取25.00mL溶液A,用2.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共消耗KMnO4溶液15.25mL。反应如下(未配平): ③向②所得溶液加入Mn2+离子交换树脂,将Mn2+完全吸附后再滴加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灼烧,最终得固体0.2g。

      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 26. (2020·江苏模拟) 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a[Fe(C2O4)b]·cH2O}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110 ℃可完全失去结晶水,是制备某些铁触媒的主要原料。实验室通过下列方法制备Ka[Fe(C2O4)b]·cH2O并测定其组成:
    1. (1) Ⅰ.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的制备

       “转化”过程中若条件控制不当,会发生H2O2氧化H2C2O4的副反应,写出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操作X”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
    3. (3) Ⅱ. 草酸合铁酸钾组成的测定

      步骤1:准确称取两份质量均为0.4910 g的草酸合铁酸钾样品。

      步骤2:一份在N2氛围下保持110℃加热至恒重,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0.4370 g。

      步骤3:另一份完全溶于水后,让其通过装有某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柱,发生反应:aRCl+[Fe(C2O4)b]a-=Ra[Fe(C2O4)b]+aCl- , 用蒸馏水冲洗交换柱,收集交换出的Cl- , 以K2CrO4为指示剂,用0.1500 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20.00 mL。

      若步骤3中未用蒸馏水冲洗交换柱,则测得的样品中K+的物质的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4) 通过计算确定草酸合铁酸钾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 27. (2020·运城模拟) 某小组为测定化合物Co(NH3)yClx(其中Co为+3价)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 (1) 氯的测定:准确称取2.675g该化合物,配成溶液后用1.00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Ag2CrO4为砖红色)且不再消失时,消耗AgNO3溶液30.00mL。[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1.12×10-12]

      ①AgNO3标准溶液需要放在棕色的滴定管中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若滴定终点读数时滴定管下口悬挂了一滴液体,会使得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③用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的理由是

    2. (2) 氨的测定:再准确称取2.675g该化合物,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4。(填仪器名称)中,然后通过仪器3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1装置,产生的氨气被5中的盐酸吸收,多余的盐酸再用NaOH标准溶液反滴定,经计算,吸收氨气消耗1.00mol·L-1盐酸60.00mL。

      装置A在整个实验中的作用是,如果没有6中的冰盐水,会使得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 (3) 通过处理实验数据可知该化合物的组成为
  • 28. (2020·包头模拟) 从钴镍废渣(主要成分为Co2O3、NiS及铁、铝等元素的化合物等杂质)中提取制备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LiCoO2的工艺如下:

    已知:CoC2O4• 2H2O 微溶于水,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且能与过量的 离子生成 而溶解。

    1. (1) “煅烧1”的主要目的是
    2. (2) “还原酸浸”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除铁、铝”过程的两种试剂的作用分别是
    4. (4) “沉钴”过程中,(NH4)2C2O4的加入量(图a)、沉淀反应的温度(图b)与钴的沉淀率关系如图所示:

      ①随n( ):n(Co2+) 比值的增加,钴的沉淀率又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②沉淀反应时间为10min,当温度高于50℃以上时,钴的沉淀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5. (5) 为了获得较为纯净的CoC2O4•2H2O,“操作X”的实验操作为
    6. (6) 已知煅烧CoC2O4•2H2O时温度不同,产物不同。400℃时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得到钴的氧化物质量为2.41g,CO2的体积为1.344L(标准状况下),则此时所得钴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7. (7) 利用锂离子能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石墨烯电池,电池反应式为LixC6+Li1-xCoO2 C6+ LiCoO2 , 其工作原理如图。则充电时LiCoO2的电极反应式为

  • 29. (2020·辽宁模拟) 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的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1. (1) 合成该物质的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0.5mol·L-1 MgSO4溶液和0.5mol·L-1 NH4HCO3溶液。

      步骤2:用量筒量取500mL  NH4HCO3溶液于1000mL三颈烧瓶中,开启搅拌器。温度控制在50℃。

      步骤3:将250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min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到9.5。

      步骤4:放置1h后,过滤,洗涤。

      步骤5:在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  n=1~5)。

      ①步骤2控制温度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

      ②步骤3生成MgCO3·nH2O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步骤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2. (2) 测定生成的MgCO3·nH2O中的n值。

      称量1.000碳酸镁晶须,放入如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并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最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

      ③测得每7.8000g碳酸镁晶须产生标准状况下CO2为1.12L,则n值为

    3. (3) 碳酸镁晶须可由菱镁矿获得,为测定某菱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镁,含少量碳酸亚铁、二氧化硅)中铁的含量,在实验室分别称取12.5g菱镁矿样品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并完全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0.010mol/L  H2O2溶液进行滴定。平行测定四组。消耗H2O2溶液的体积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1

      2

      3

      4

      消耗H2O2溶液体积/mL

      15.00

      15.02

      15.62

      14.98

      ①H2O2溶液应装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出菱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30. (2020·丹东模拟) 硫酸镍是电镀镍和化学镀镍时使用的主要镍盐。以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CO3和SiO2 , 还含有少量Fe2O3、Cr2O3)为原料制备硫酸镍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Ni3+的氧化性比稀HNO3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Cr3++4OH-= CrO2-+2H2O。“一次碱析”时,需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
    2. (2) “氨解”的目的为
    3. (3) “净化”“过滤”后得到含有两种元素的不溶性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写出“氧化”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4) 从NiSO4溶液中得到硫酸镍晶体需经过“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干燥(填操作名称)。
    5. (5) 1844年,科学家发现金属镍可以用NaH2PO2将水溶液中的Ni2+还原出来,NaH2PO2将转化为H3PO3 , 这一原理现用于化学镀镍。写出化学镀镍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6. (6) 为测定硫酸镍晶体(NiSO4·n H2O)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63g样品,配成250.00mL溶液,准确量取配制的溶液25.00mL,用0.0400mol/L 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Ni2+(离子方程式为Ni2++H2Y2-=NiY2-+2H+),消耗EDTA标准溶液25.00mL。则硫酸镍晶体的化学式为
  • 31. (2020·潍坊模拟) 我国科学家合成铬的化合物通过烷基铝和[ph3C]+[B(C6F5)4]-活化后,对乙烯聚合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合成铬的化合物过程中的一步反应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Cr3+具有较强的稳定性,Cr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已知没有未成对d电子的过渡金属离子的水合离子是无色的, Ti4+、V3+、Ni3+、Cu+四种离子的水合离子为无色的是 (填离子符号)。
    2. (2) 化合物丙中1、2、3、4处的化学键是配位键的是处,聚乙烯链中碳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
    3. (3) 无水CrCl3与NH3作用可形成化学式为CrCl3·5NH3的配位化合物。向该配位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CrCl3·5NH3中的氯元素仅有 沉淀为AgCl;向另一份该配位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浓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时,试纸未变色。该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4. (4) 水在合成铬的化合物的过程中作溶剂。研究表明水能凝结成13种类型的结晶体。重冰(密度比水大)属于立方晶系,其立方晶胞沿x、y或z轴的投影图如图所示,晶体中,H2O的配位数为,晶胞边长为333.7pm,则重冰的密度为g·cm-3(写出数学表达式,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32. (2018·泰州模拟) 硝酸铈铵、磷酸锰铵是两种重要的复盐,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
    1. (1) 复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下列物质属于复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 BaFe2O4   B . NaHSO4   C . KAl(SO4)2·12H2O   D . Ag (NH3)2OH
    2. (2) 硝酸铈铵[(NH4)2Ce(NO3)6]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氧化”得到Ce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证明CeO2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3. (3) 为测定磷酸锰铵[(NH4)aMnb(PO4)c·xH2O]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样品2.448 0 g,加水溶解后配成100.00 mL溶液A;②量取25.00 mL溶液A,加足量NaOH溶液并充分加热,生成NH3 0.067 20 L(标准状况);③另取25.00 mL溶液A,边鼓空气边缓慢滴加氨水,控制溶液pH 6 ~ 8,充分反应后,将溶液中Mn2转化为Mn3O4 , 得Mn3O4 0.2290 g。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 33. (2018·石家庄模拟)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固体电解质有广泛的用途。研究发现,晶体中有特殊结构为离子(如Li+)提供快速迁移的通道或者有“点缺陷”。都能使其具有导电潜力,比如:图(a)所示的锂超离子导体Li3SBF4和图(b)所示的有“点缺陷”的NaCl。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变化“Cl+e-→Cl-”过程中,所得电子填充在基态 Cl的能级,此过程会 (填“吸收”或“释放”)能量。
    2. (2) BF4-中B的杂化形式为,其等电子体为(任写一种)。与其VSEPR模型相同,且有l对孤电子对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是
    3. (3) 图(a)所示晶胞中Li+位于位置;若将晶体中BF4-换成F- , 导电能力会明显降低,原因是
    4. (4) 图(6)中,若缺陷处填充了Na+ , 则它(填“是”或“不是”) NaCl的晶胞,在NaCl晶体中,Na+填充在Cl-堆积而成的面体空隙中。
    5. (5) 有人认为:高温下有“点缺陷”的NaCl晶伙导电性增照是由于Na+迁移到另一空位而造成。其中Na+经过一个由3个Cl-组成的最小三角形窗孔(如图c所示)。已知晶胞参数a=564 pm,r(Na+)=116pm, r(Cl-)=167 pm,通过计算三角形窗孔半径,判断该认识是否正确。。(已知: ≈1.414, ≈1.732)
  • 34. (2018·江苏模拟) 铁触媒常作为合成氨的催化剂,CO会使催化剂中毒。可用CH3COO[Cu(NH3)2]溶液吸收CO。
    1. (1) 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 (2) C、N、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 (3) 1 mol CH3COO[Cu(NH3)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mol,其中C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4. (4) 与C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
    5. (5) Cu和Fe都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FexO晶胞结构为NaCl型,由于晶体缺陷,x值小于1。若FexO中的x=0.92,则该此晶体化学式为(用Fe2+aFe3+bO形式表示)。
  • 35. (2018·江苏模拟) 白钠镁矾(mNa2SO4·nMgSO4·xH2O)俗称硝板,工业上用白钠镁矾制备碱式碳酸镁[4MgCO3·Mg(OH)2·4H2O]晶须的过程如下: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白钠镁矾,保持50℃加热0.5h,有大量的5MgCO3·3H2O生成,然后升高温度到85℃加热2h发生热解反应,过滤得碱式碳酸镁晶体。
    1. (1) 热解反应的方程式为
    2. (2) 碱式碳酸镁可用作化学冷却剂,原因是
    3. (3) 为测定白钠镁矾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白钠镁矾3.340 g溶于水配成100.00 mL溶液A;

      ②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得BaSO4 1.165 g;

      ③另取25.00 mL溶液A,调节pH=10,用浓度为0.1000 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离子方程式为Mg2+ + H2Y2=MgY2+ 2H+),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5.00 mL。通过计算确定白钠镁矾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