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始沉淀pH |
1.9 |
4.2 |
6.2 |
沉淀完全pH |
3.2 |
6.7 |
8.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CH3(CH2)3OH+NaBr+H2SO4CH3(CH2)3Br+NaHSO4+H2O,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实验目的 |
玻璃仪器 |
试剂 |
A |
精制含Ca2+、Mg2+、的食盐水 |
胶头滴管、烧杯、试管、漏斗、玻璃棒 |
粗盐水、稀盐酸、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 |
B |
制备Fe(OH)3胶体 |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
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ol/L氯化铁溶液 |
C |
确定FeCl3是否完全变质 |
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 |
稀硫酸、高锰酸钾溶液 |
D |
利用反萃取原理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获取碘单质 |
漏斗、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 |
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
①100g水中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 20℃ | 40℃ | 50℃ | 80℃ | 100℃ |
K2Cr2O7/g | 12.0 | 29.0 | 37.0 | 73.0 | 102.0 |
Na2SO4/g | 19.5 | 48.8 | 46.2 | 43.7 | 42.5 |
②Cr2O+H2O2CrO+2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资料:i.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绿色)、(紫色)。
ii.浓碱条件下,可被OH-还原为。
iii.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 | 物质a | C中实验现象 | |
通入Cl2前 | 通入Cl2后 | ||
I | 水 | 得到无色溶液 | 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
II | 5%NaOH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
III | 40%NaOH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III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被(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II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
④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
氧化物()浸出率/% | 产品中纯度/% | 产品中Mg杂质含量/% (以计) | |||
计算值 | 实测值 | ||||
2.1∶1 | 98.4 | 1.1 | 99.1 | 99.7 | —— |
2.2∶1 | 98.8 | 1.5 | 98.7 | 99.5 | 0.06 |
2.4∶1 | 99.1 | 6.0 | 95.2 | 97.6 | 2.20 |
备注:ⅰ、浸出率=(浸出的质量/煅烧得到的质量)(M代表Ca或Mg)
ⅱ、纯度计算值为滤液A中钙、镁全部以碳酸盐形式沉淀时计算出的产品中纯度。
①解释“浸钙”过程中主要浸出的原因是。
②沉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浸钙”过程不适宜选用的比例为。
④产品中纯度的实测值高于计算值的原因是。
回答问题:
实验Ⅰ:称取样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标准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消耗(滴定过程中转化为 , 不反应)。
实验Ⅱ:另取样品,利用上述装置与足量反应后,固体质量为。
则;下列情况会导致n测量值偏小的是(填标号)。
A.样品中含少量杂质
B.样品与反应时失水不充分
C.实验Ⅰ中,称重后样品发生了潮解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
||||
A.、、 B.、、
C.、、 D.、、
简要步骤如下:
Ⅰ.在瓶A中加入液氨和 , 通入氨气排尽密闭体系中空气,搅拌。
Ⅱ.加入钠粒,反应,得粒状沉积物。
Ⅲ.除去液氨,得产品。
已知:几乎不溶于液氨,易与水、氧气等反应。
请回答:
准确称取产品→→→→计算
a.准确加入过量的水
b.准确加入过量的标准溶液
c.准确加入过量的标准溶液
d.滴加甲基红指示剂(变色的范围4.4~6.2)
e.滴加石蕊指示剂(变色的范围4.5~8.3)
f.滴加酚酞指示剂(变色的范围8.2~10.0)
g.用标准溶液滴定
h.用标准溶液滴定
i.用标准溶液滴定
完成下列填空:
_NaClO3+_HCl =_+_H2O
若反应中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ClO2 mol。
NaClO溶液浓度/ (mg·L-1) | 不同pH下的细菌杀灭率/% | ||
pH=4.0 | pH=6.5 | pH=9.0 | |
250 | 98.90 | 77.90 | 53.90 |
①NaClO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调节NaClO溶液pH时不能选用盐酸的原因为。
③由表中数据可推断,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④家用消毒常用84消毒液而不采用次氯酸,说明其理由。
其反应原理为主反应:
副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除尽装置中空气,控制反应温度在40℃左右将SO2通入Na2CO3过饱和溶液中并不断搅拌。
步骤二:装置B中溶液pH约为4时,停止反应。在20℃静置结晶,经减压抽滤,洗涤、干燥得到Na2S2O5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Ⅰ.工业上以铬铁矿为原料生产铬酸钠 , 实际操作是将铬铁矿和纯碱置于坩埚中,在空气中加热,得到。
Ⅱ.市售的为深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可用甲醇在酸性条件下还原制备(装置如图A所示):
①将一定量铬酸钠、甲醇与水的混合物加入三颈烧瓶中;②升温至120℃时,缓慢滴加足量浓盐酸,保持100℃反应3h;③冷却,用NaOH溶液调节pH为6.5~7.5,得到沉淀;④洗净沉淀后,加入过量盐酸溶解,通过结晶法得到晶体。
已知:易溶于水、乙醇,易水解。
Ⅲ.重铬酸钾俗称红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向溶液中加酸,使转化为 , 再向溶液中加入KCl,升高温度,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可获得晶体。已知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i.过氧乙酸为无色液体,易溶于水;极不稳定,遇高热会引起爆炸;氧化性与高锰酸钾相当。
ii.相关物质性质
相关物质 | CH3COOH | CH3COOOH | 乙酸丁酯 |
沸点(℃) | 118 | 105 | 126 |
实验步骤:
①向油水分离器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液面低于分水器支管口;
②仪器2中加入冰醋酸、固体酸催化剂和适量乙酸丁酯,仪器6中通冷却水,开通仪器1和8,缓慢关闭仪器7处放空阀,温度维持为55℃;
③待真空度达到反应要求时,打开仪器3的活塞,缓慢逐滴滴入浓度为35%的双氧水;
④当油水分离器中水层液面升高到支管口时,经过操作a后,打开活塞逐滴放出适量水……;
⑤待反应结束,冷却后放出油水分离器中下层水,将上层液体从油水分离器上口倒入仪器2,分离仪器2中的混合物,初步得到粗产品。
步骤1:称取94.5g氯乙酸于1000mL的仪器A中(如图1),慢慢加入50%NaH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无色气泡。
步骤2:加入15.6g乙二胺,摇匀后放置片刻,加入2.0mol·L-1NaOH溶液90mL,加水至总体积为600mL左右,温度计控温50℃加热2h。
步骤3:冷却液体后倒入烧杯中,加入活性炭脱色,搅拌、静置、过滤。用盐酸调节滤液至pH=1.2,有白色沉淀生成。
步骤4:将该沉淀置于图2装置的布氏漏斗中抽滤,干燥,制得EDTA。
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2-萘酚 | 144 | 1.22 | 121.6 | 285.5 | 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等,能在NaOH溶液中溶解 |
乙醇 | 46 | 0.79 | -114.1 | 78.5 | 与水任意比互溶 |
2-萘乙醚 | 172 | 1.06 | 35 | 282 |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 |
实验步骤:
①在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3.6g2-蔡酚,1.2g氯化铁,6mL乙醇和沸石,微沸3h.稍微冷却,取下分水器和冷凝管,蒸出剩余的大部分乙醇。
②用冰水冷却三颈烧瓶析出固体,减压抽滤分离,冰水洗涤固体。再将漏斗上的固体转移至研钵中,加5mL冰水研磨后,减压抽滤,冰水洗涤。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I.20℃时LiOH的溶解度为12.8g。
II.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0℃ 1.54 g,20℃ 1.33 g,80℃ 0.85 g。
①装有盐酸的仪器的名称为。
②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其作用是。
③装置C中除了生成LiHCO3 , 还可能生成的杂质为(填化学式)。
④装置C中的反应需在常温下进行,温度越高锂精矿转化率越小的原因可能是。保持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量不变,实验中提高锂精矿转化率的操作有。
⑤热解过滤获得的Li2CO3表面有少量Li2C2O4 , 不进行洗涤也不会影响最终Li2CO3产品的纯度,其原因是。
该科学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对亚硝基苯酚还原产率,数据如下表:
温度/℃ | 25 | 45 | 55 | 65 |
产率/% | 52.6 | 64.7 | 62.5 | 58.8 |
①通过实验,步骤II中最佳反应温度为℃;
②该反应放热易导致反应速率过快,要适当控制反应速率,结合装置最有效的操作是;
③步骤II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 实际操作中,硫化钠的实际用量比理论量高些,其目的是。
已知:①0.01mol/L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表中数据:
金属离子 | Al3+ | Fe3+ | Fe2+ | Mg2+ | Mn2+ |
开始沉淀 | 4.1 | 2.2 | 7.5 | 9.6 | 8.8 |
完全沉淀 | 5.4 | 3.2 | 9.5 | / | / |
②Ksp(MgF2)=7.4×10-1l;Ksp(MnF2)=5.6×10-3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①制备亚硝酸异丙酯在烧杯中进行;
②制备的D、E和F阶段均在图甲装置中完成。
属于(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查阅文献可知:不同浓度的5.0mL标准溶液,分别加入5.0mL(足量)溶液,摇匀后测量吸光度,可绘制标准溶液的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
纯度检测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晶体,配制100mL标准液(与文献浓度一致)。
②准确称取0.36g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5.0mL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V mL(足量)标准液,摇匀后测得吸光度为0.6。
配制100mL溶液需要用到下列操作:
a.打开容量瓶玻璃塞,加入适量水,塞紧塞子,倒立
b.将塞子反转180°,倒立
c.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
d.冷却至室温
e.轻轻振荡容量瓶
f.称取0.36g试样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溶解
g.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h.定容,摇匀
上述给出操作的正确顺序:a→→h(操作可重复)。
a.温水浴 b.油浴(100-260℃) c.热水浴 d.沙浴温度(400-600℃)
①配制标准溶液时,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下图中的(填字母代号)。
②滴定时所用的指示剂为,产品中钛的质量分数为。
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硝酸钾溶解度/g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氯化铵溶解度/g | 29.4 | 33.2 | 37.2 | 41.4 | 45.8 | 50.4 | 55.3 | 60.2 | 65.6 | 71.2 | 77.3 |
樟脑( )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酒精、难溶于水。
Ⅰ.反应回流:向圆底烧瓶中加入磁搅拌子,然后依次加入苯甲酸、95%乙醇、环己烷,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浓硫酸。按如图组装好仪器后,水浴加热回流1.5小时。实验过程中分水器中得到的液体会分层,需多次开启分水器活塞放出下层液体。
Ⅱ.产物蒸馏提纯:继续水浴加热,从圆底烧瓶中蒸出环己烷和剩余的乙醇,经分水器放出。将圆底烧瓶中残留物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再经一系列除杂操作后,最后蒸馏收集210~213℃的馏分,得到产品。
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 | 沸点/℃ | 水中溶解性 | |
苯甲酸 | 122 | 1.266 | 249 | 微溶 |
乙醇 | 46 | 0.789 | 78 | 溶 |
苯甲酸乙酯 | 150 | 1.045 | 213 | 难溶 |
环己烷 | 84 | 0.779 | 80.8* | 难溶 |
*环己烷、乙醇和水可形成共沸物,其沸点为62.1℃。
回答下列问题:
A元素分析仪 B.质谱仪 C.红外光谱仪 D.核磁共振仪 E.X射线衍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