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 | 出处 |
“九月,夫概王归,自立也,以与王战,而败,奔楚,为棠溪氏。” | 《左传·定公五年》 |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 《国语·晋语九》 |
“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 | 《左传·昭公三年》 |
春秋时期的战争(部分) | |
时间 | 事件 |
前714年 | 宋殇公不按时朝见周王,郑庄公率兵伐宋。 |
前713年 | 鄙国公然违抗王命,齐、郑二国联合发动了讨伐鄙国的战争 |
前709年 | 芮伯姬万因与其母矛盾而被逐居于魏国后,芮更立君,周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 |
战国主要货币图
时代 | 部落 | 语言方言 |
黄帝 | 万国 | 万语 |
夏代 | 诸侯三千 | 地域性方言 |
西周 | 诸侯八百 | 若干方言区域形成 |
春秋战国 | 列国几十 | 秦代“书同文”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 《道德经》老子 |
“鳏、寡、独、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 《孟子·梁惠王下》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 | 《墨子·兼爱中》 |
材料一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
材料二 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规定扶贫是各政权的重要职责,需设立独孤园等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北朝在以“三长制”重建乡里机构时,特别强调三长有照顾乡里贫弱的责任。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一 儒家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人文生态系统的基础,自然生态系统的解决又依靠良性的人文生态系统的建立,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个人生态问题的重心在于通过修身解决心身关系问题,进而解决社会生态问题以根本解决自然生态问题。儒家的“仁”也包括爱自然,对待具体的自然事物,不是简单的不杀生,强调“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儒家经典强调,必须制定相关礼制、法规来保护生态资源,禁止人们随意砍伐树木、捕鱼捉鳖。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之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足以食人”“足以衣人”,但只有运用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实现丰衣足食,国家应该设置专门官员来管理自然资源的开发。
——摘编自乐爱国《儒家生态思想初探》等
材料二 1973年以来中国生态观念的的变迁
年份 |
生态保护主要观念 |
1973—1981年 |
首次打破社会主义中国不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观念 |
1986—1991年 |
首次提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1992—1996年 |
首次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 |
1997—2001年 |
首次提出源头保护和自然恢复 |
2007—2011年 |
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 |
2012—2016年 |
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
2017年至今 |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据侯鹏、高吉喜等《中国生态保护政策发展历程及其演进特征》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的运动过程经历过三轮半大循环。所谓大循环是由于人口(数量、地理空间分布、族群分布等)和技术(生产技术以及知识传播技术)的变化,引发新经济要素的出现,使得普遍理想遭遇真正的精神危机,以及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担纲者阶层发生根本的变化)。
第一轮,是商周的封建社会的大循环:完善于周,终结于奏政;
第二轮,是由汉至唐的豪族社会的大循环:从汉武帝开始出现,终结于唐末;
第三轮,是由宋至晚清的古代平民社会的大循环:从北宋开始,终结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循环进程中的第四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浮现的现代平民社会的大循环:革命史只是故事的一半,精神的重构与自我超越很可能是这一轮大循环的引领性力量。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自我超越
——摘编自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