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将600mL新鲜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取3个大小相同的小碗,沸水中煮3分钟,冷却后分别倒入200mL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3个小碗用保鲜膜密封,分别置于15℃、35℃、55℃的恒温箱中培养;
④10小时后,分别从3个小碗中取样检测其酸度,并记录。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编号 | 盐水浓度 | 不同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mg/kg) | |||||
第3天 | 第5天 | 第7天 | 第9天 | 第11天 | 第13天 | ||
1号坛 | 4% | 1.6 | 3.2 | 3.8 | 3.5 | 3.4 | 3.2 |
2号坛 | 6% | 1.2 | 5.5 | 4.0 | 1.8 | 1.2 | 1.2 |
3号坛 | 8% | 0.5 | 2.0 | 1.8 | 1.6 | 1.5 | 1.2 |
活动一:舌尖上的美味——馒头
活动二:探究酸奶和纯牛奶的不同配比对酸奶制作口感的影响
组别 | 添加酸奶量(/100mL纯奶) | 培养温度(℃) | 口感 |
A | 1勺 | 36 | 酸味较淡 |
B | 1.5勺 | 36 | 酸味适中 |
C | 3勺 | 36 | 酸味较重 |
请回答:
(一)泡菜制作
基本步骤:盐水配制→菜料加工→装坛→加入盐水→加盖密封
回答问题:
(二)亚硝酸盐检测
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亚硝酸盐。过量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可转化为亚硝胺,该物质是化学致癌物之一。为研究如何有效地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使人们吃上放心的泡菜,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利用萝卜和维生素C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注意:国家规定腌渍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限量为20mg/kg)
泡制时间 | 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kg) | |
萝卜 | 萝卜+维生素C | |
第1天 | >20.31 | 1421 |
第2天 | 65 | 219 |
第3天 | 651 | 34<8.1 |
第4天 | 20.05 | 11<8.1 |
第5天 | <8.1 | <8.1 |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①项目原理。各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均在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或酒精,乳酸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区别于其他两组菌种的生殖方式是。
②制作流程及分析。
A制作培养基,三个项目分别使用牛奶、糯米和葡萄作为培养基材料:
B各项目组对设计的装置进行高温消毒并冷却;
C项目组各自将牛奶煮沸后冷却、糯米蒸熟后冷却、洗净晾干的葡萄榨成汁液后,分别放入甲、乙、丙装置内;
D甲装置加入适量酸奶并均匀搅拌;乙装置将糯米与酒曲均匀搅拌、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丙装置加入酵母菌并均匀搅拌:
E按照图示方式密封后,均放置在30℃恒温箱中
流程分析:A步骤的目的是;D步骤,乙装置挖凹坑的目的是;E步骤,将装置均置入30℃的恒温箱中,原因是。
③结果及分析。(略)
①酸奶的制作可使用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
②乙、丙装置设置橡皮管排气口、可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并方便检测气体成分,检测的方式是。
泡菜发酵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发酵温度:15℃,单位:mg/kg)
盐水浓度 | 发酵天数 | |||||
第3天 | 第5天 | 第7天 | 第9天 | 第11天 | 第13天 | |
1号坛4% | 1.6 | 3.2 | 3.8 | 3.5 | 3.4 | 3.2 |
2号坛6% | 1.2 | 5.5 | 4.0 | 1.8 | 1.2 | 1.2 |
3号坛8% | 0.5 | 2.0 | 1.8 | 1.6 | 1.5 | 1.2 |
组别 | A | B | C |
实验处理 | 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 | 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 | 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5℃环境里 |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 |
上述流程中提到的先成酪,含有的发酵菌种主要是,取先成酪混合相当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步骤。
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
若发酵瓶中液体腐败变质,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①灭菌不彻底②发酵时间过短③密封不严实
酱油起源于我国周朝,是以大豆为原料、面粉为辅料,利用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制作酱油的工艺流程可概括如下: